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听“逆行者”讲述危机救援故事:明知危险大仍要坚持上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津“8.12”特大爆炸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伤痛和震惊,而那些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消防官兵们,带给人们的却是感动和震撼,他们被称之为最帅“逆行者”。在惠州仲恺,也有这么一群“逆行者”,他们是仲恺高新区公安消防中队。面对突发灾难,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冒着危险冲在最前面,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用惠州仲恺公安消防中队指导员陈贤亮的话说,“明知危险大,仍要坚持上。除了医生干的活,我们什么都要会做。” 一个炎热的下午,记者走进仲恺高新区消防中队,听他们讲述危机时刻的故事。
    【走进最帅“逆行者”】
  “我们出入火场的人,内心永远被一股浓烟包裹着,唯一的方法,就是与这股浓烟共存,就算面对黑暗,也要坚信:阳光一定会照射进来。只有这样,在面对任何环境的时候,我们才会无所畏惧。”电影《救火英雄》的经典台词让人记忆深刻,天津港爆炸事件让人们为逝去的消防员心痛不已。
  近日,记者来到仲恺高新区消防中队,近距离体验人民生命财产“守护神”的日常生活。
  消防员大多是二十上下的年纪,却要在火场经历着生死。他们不是超级英雄,也像普通人一样,有着平凡和脆弱的肉身。我们感恩于他们的守护和担当,同时也感叹于他们敢于“逆行”的勇气。 
  DSC0000.jpg

要想战时少流血就得平时多流汗。体能和胆量对于消防员缺一不可。 
  DSC0001.jpg

按规定,消防员要在接警后1分钟内出车。在短时间内穿戴好战斗装备,也是对他们的考验。 
  DSC0002.jpg

随时检查氧气瓶的氧气指数,让出警拥有更多生命保障。  
DSC0003.jpg

天气炎热,沉重的装备让训练变得更加艰苦。有消防员笑称,一场救火行动结束,鞋子里都能倒出汗水了。
DSC0004.jpg

消防员的战斗服加上装备,全身负重在15公斤左右。
  【听“逆行者”讲述危机救援故事】 
  DSC0005.jpg
  陈晓明
  膝盖韧带断裂依然照常出警
    人物:陈晓明
    身份:中队文书、下士
    年龄:23岁
    陈晓明是湖南株洲人,2011年入伍,2012年3月调到仲恺服役至今。做了4年多的消防员,陈晓明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灭火救援活动。由于右腿膝盖受伤无法负重,23岁的陈晓明只能从事文职工作,虽然岗位发生了变化,但是作为消防员身负的职责却未曾有丝毫改变。
    早在新兵集训时,一次翻越障碍板,陈晓明的右脚崴了一下。医生诊断为半月板受损、韧带撕裂,叮嘱其好好休养,但陈晓明没当回事。
    在后来两年多时间里,他照常训练,照常出警,直到去年5月初的一天,他的右腿突然无法伸直,送去医院医经检查,其膝盖部位的韧带完全断裂,并且已经萎缩,必须马上手术。
    2014年5月16日,惠州发生罕见的强降雨天气,多片区出现严重积水,不少人员被困。虽然几天后就要手术,陈晓明依然跟着战友去抢救被困市民。看到有老人被困楼顶,陈晓明和战友下水背老人脱困,他自己受伤的腿泡在水里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当时水有这么高。”陈晓明用手放在胸口比划了一下。
    手术后,陈晓明的膝盖无法负重,只能参加平时基本的体能训练。现在他在中队做文书,负责出警情况记录、信息整理、新闻宣传等工作。操作电脑对陈晓明来说是不小的障碍,他虚心向老班长学习,慢慢地熟悉了电脑操作。
    有警情时,陈晓明也会跟战友一起出警。战友们救助时,他就在一旁记录。“我也是中队的一员,岗位虽然变了,但职责一样。”陈晓明现在用文字和图片把大家的举动记录下来,让越来越多人了解消防员的工作、生活。
    与看电影不同 说不怕是假的
    人物:何桂春
    身份:中队装备技师、四级军士长
    年龄:32岁
    何桂春,队友们常拿他的名字调侃。“他不贵,所以是桂林的桂。”
    烈日炎炎,红背心、迷彩裤,汗流浃背的何桂春刚刚从训练完。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训练对他早已习以为常。1983年出生的何桂春入伍有13年,在队里算是老兵。
    2002年,19岁的他离开梅州老家参军到部队,和歌词唱得一样:红红的领花映着他开花的年岁。当时他所在的部队在安徽,对年轻的南方兵来说,寒冷、干燥的天气加上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着实令人不适应。
    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调回惠东,做了一名消防兵。转眼间,他在消防岗位已有11年,从惠东到惠阳再到仲恺,他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这么多年,什么职务都做过,司机、后勤、抢险员等等。至于参与了多少次救援,救过多少人真记不清了。”何桂春只记得他第一次感到恐惧的灭火救援行动。
    那是在七八年前的一个晚上,当时何桂春还在惠东当消防兵,一个酒吧发生火灾。晚上9时左右,警报响起,何桂春和队友们迅速赶往事发现场。“我们队负责进入酒吧内部,查看有无被困者并进行施救。酒吧是公共场所,人员多且内部环境复杂,一个个包房,能见度不到1米。火灾发生后,室内伴有大量浓烟、毒气等,我们身上都背有二三十斤重的空气呼吸器,但这个机器一次只能工作半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又那么复杂的环境,还是很恐惧。”何桂春说,那是他第一次参与大型火灾救援活动,“那种感觉和平时看电影、电视不同,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说不怕是假的。不过,经历那次之后,以后的抢险行动也都不觉得可怕了。队友们那次从天台上一共救了100多人。”
    如今,何桂春已为人父。妻子和不到3岁的女儿在梅州老家生活。每个月,何桂春都会抽出一两天时间赶回家看女儿。一个月可以回去一两次,周六早上从惠州坐4个小时的大巴到家,周日晚上赶回来。
   DSC0006.jpg
  徐斌
    放弃做公务员只为圆军营梦
    人物:徐斌
    身份:副中队长、中尉
    年龄:25岁
    从小到大,徐斌心中就有一个军营梦。“同学去当兵以后,身体练得好壮。”让身材瘦削的徐斌觉得羡慕不已。
    2012年,徐斌从广州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毕业之后,听从家人的安排,参加了当年汕尾市的公务员考试,并以高分考取某机关单位行政岗位。
    “我还是比较想去当兵。”在向父母道出心声后,父母沉默相对,但徐斌心意已决。2012年底,徐斌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义务兵,也是汕尾市的首位大学生士兵。2013年3月,结束新兵集训之后,徐斌被分配到了博罗县公安消防大队长宁中队。
    “当时还是新兵的时候,一次出警救援,把自己吓坏了。”辖区内半夜发生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一台大货车撞车之后,受伤司机被卡在驾驶室内,血肉模糊。待战友用设备破拆之后,徐斌在一旁随时准备接应。或许是破拆造成的振动,伤者突然倒了下来,正面扑向了徐斌。徐斌赶紧抱住对方,伤者已经死去多时。
    正是这次经历,让从来都不看恐怖片的徐斌快速成长。战友们告诉他,“咱们是来救援的,是来帮助他们的。”之后的每次救援任务,徐斌总是这样告诫自己。
    凭着优异的表现,徐斌获得了可贵的提干机会。2014年下半年,徐斌顺利提干,在武汉集训大半年之后。今年6月,徐斌正式授予中尉军衔,分配到仲恺中队任副中队长。

   DSC0007.jpg

  吴镇海
    “仲恺好士兵”始终冲锋在前
    人物:吴镇海
    身份:一班班长、下士
    年龄:22岁
    跟徐斌是老乡的吴镇海,现担任一班班长。虽然仅入伍两年多,但两次获得支队的嘉奖。吴镇海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任劳任怨,熟悉掌握了中队辖区90个重点单位的水源、周围情况和灭火措施以及90份 “六熟悉单位”的情况。
    “在工作上敢吃大苦,踏实肯干,业务训练精益求精,具有勇当尖兵的进取精神,火场上敢打敢拼,英勇顽强。”战友们给吴班长的评价颇高。2014年,支队举行第一届“技艺超群”电视业务大赛。吴镇海积极备战,经常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练习技巧性技能。刻苦训练下,比武项目中吴镇海一举拿下15米金属拉梯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帮助仲恺中队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作为一名班长,吴镇海始终冲锋在前,在仲恺“5·16”抗洪抢险救援战斗中,连续战斗10个小时,充分发扬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克服洪水湍急、乱石成堆、抢险救援器材装备不够等困难,始终坚持一线作战。在他的感染下,全班攻坚队员个个信念坚定,勇往直前。
    今年3月底,在仲恺高新区首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表彰活动中,吴镇海获得爱岗奉献道德模范“仲恺好士兵”荣誉称号。(记者傅晨雨 周楠 王晓男 范文燕)
  

以上内容转自:微信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