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1日举行的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分组讨论中,第六组与会人员围绕创新宣传、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育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创新驱动的骨干力量。这是惠州市一科技企业生产车间。记者钟畅新 摄
加强创新宣传营造全民创新创业氛围
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明办主任黄雁行表示,要实现会议提出的2017年、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一要认真梳理总结现有经验,认真分析现存问题,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二要抓好大企业的发展,使大企业成为我市创新龙头。三要鼓励全民创新,营造全民创新创业氛围。四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一方面,要通过专题、专栏等报道形式,加强网上网下互动,加强横向部门联合,进一步加大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讲好创新故事,为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励各行各业为推进创新作出积极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经能说,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市如何实现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目标?从哪里找出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将进一步激发惠州强大发展活力。
副市长刘冠贤说,龙门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也是龙门县的发展优势。龙门县要宣传好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要提前做好规划。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胡建斌表示,惠州创新驱动发展具备良好基础,只要抓住机遇,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便可取得长足发展。同时,要大力引进创新资源,加大与深圳、东莞两地创新方面的合作力度,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
全力打造人才“孵化器”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小红说,发展靠创新驱动,创新靠人才引领。目前,我市人才工作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做好人才工作:一是制定完善人才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更多更优惠的政策;二是全力打造人才“孵化器”,全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产业的对接,通过搭建平台和打通渠道,让人才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四是探索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打造人才“一站式”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运用全媒体立体宣传报道创新驱动发展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总裁、总编辑胡仲初表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做好各项宣传工作,为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一是组织学习。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全会精神,全面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二是加强策划。坚持策划带动,充分发挥集团旗下各媒体优势,形成全媒体立体宣传态势,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认真采编。着力讲好创新创业故事,通过动态报道、专题报道、深度报道、评论等,宣传好创新政策,以及创新企业、创新个人的故事,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四是介绍经验。设立栏目介绍外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发展精品农业智慧农业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调研员李雄兵说,农业现代化要靠创新驱动。惠州农业应向精品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李雄兵认为,只有健康的、安全的农业才是生命力强的农业,龙门生态观光农业的定位首先应是健康、环保、安全。此外,龙门的生态工艺品也是一个消费增长点,建议龙门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发更多旅游消费产品,如在竹制工艺品上加入农民画元素等。(惠州日报 龚妍 董智媛)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