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佳里存了一男的BLOG地址,觉得内容和图很值欣赏,今日拿来与大家分享。。。
45b5038e08fb38c8f11f3627.jpg
可能是巧合,前一阵子匆匆翻看《兰陵缭乱》,也没看全,这阵子整理晋江的收藏夹的时候,便继续以前没看完的《香墨弯弯画》。不得不感叹,即使“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在南朝“琼花树里做烟罗”的奢华下也只能甘拜下风,只是那种旖旎生香的文风有时候却是却让人晕眩欲呕。
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南北朝,南北朝的历史就是一个字“乱”,皇帝酒色淫逸,诸侯藩镇割据,臣子勾心斗角,外戚跋扈专权,“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靡靡之音下总是埋藏着亡国警钟,可惜南北朝的糊涂账终究无法算清,只可惜了乱世里的红颜女子。
记得曾经读过一部很悲的小说《芳树吟》,说的是梁武帝第七子梁惠武帝萧绛和嫉妇徐皇后的孽缘。故事的线索是一颗芳树,芳树花开花落,一个明丽单纯少女沦为深宫里失宠的女人,过程何其悲哀?
她本是世间一个美好若“湘夫人”的女孩,他是个天生残疾却文采卓然的皇家少年,似乎是冥冥中的注定,他们在秋水湖畔邂逅,少年的心沦陷了,恳求父王迎娶女孩,就在他们大婚那天,大梁天灾人祸并发,女孩被冠以“不详”之名。可惜那时候,少年太年轻,他保护不了她,只能让她独守深闺。女孩一日日长大,变成了一个明艳动人的少女,她为了少年想方设法梳妆打扮,可惜那少年是有残疾的,他的半盲眼睛看不到她的美。春去秋来,少年已然成年,少女依旧在企盼着,对少年的思念越发深刻,可惜少年是一个皇子,他不能拒绝兄弟送来的美人坐监,不能没有能歌善舞的姬妾,甚至不能拒绝父皇指婚的那个天生吉兆的冲喜女子。朝堂的阴谋,深宫的陷害,少女一次次地受到伤害,却得不到夫君的怜悯,她心底的相思化为怨毒和嫉妒、她自甘堕落,自取其辱,企图拥有其他男人的追捧。曾几何时,那个她的满腔深情化为刻骨仇恨,她精心雕琢了自己的半面容颜,那半面极尽妖艳,而另半面因为没有胭脂水粉的遮蔽,只是深宫里最憔悴的妇人的容颜。少年的眼睛半瞎,却终是发现了她的半张容颜,少年因残疾而自卑的内心刺痛了,他一把将少女推在地上,少女却放肆大笑,仿佛只有少年的痛苦才能让她得到满足……
“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是他们两不相见,也许便不会有“为君半面妆”的悲剧。只是,当年那个天真的少女又要经历多少伤害才把原本善良的的内心扭曲,“为君半面妆”?也许这个徐氏太过薄命,一生悲惨,死后还要被记上一笔“淫荡好妒”的污名。
《芳树吟》里,徐氏自作诗: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 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芳树》沈全期)
另有懂她的男人贺徽,为她七步成诗:
“何地早芳菲,宛在长门殿。夭桃色若绶,秾李光如练。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叹息春风起,飘零君不见。”(《芳树》宋之问)
可惜,这毕竟只是小说,这两首也只是借用的唐诗,真正懂得徐氏心事的人又有几人懂呢?金陵怀古,问一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也只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回答,徐氏也早已沦为枯骨,后人只能喟然一叹: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