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惠州“铸善、扬善、育善、扶善”打造“好人之城”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惠州把“好人之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好人选树评审、宣传引导、实践养成和激励帮扶机制,做到每周有报道、每月有推荐、每季有发布、每年有表彰,形成了广大市民发掘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关爱好人的浓厚氛围。近两年惠州共30人入选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和“好人”称号,涌现了7名中国好人、2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惠州高满英、程木华已登上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惠州“好人之城”经验入选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创新案例。
  一、铸善——健全选树评选机制,拓宽好人建设渠道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好人之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好人评选工作方案,明确评选原则、类别、流程和职责,同时通过创设联络员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专题调研制度,加强与文明委成员单位互联互通,联推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二是发动群众推荐。采取逐级推选、媒体寻找、组织审核等多种形式,通过创设89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和13个社区记者工作站,深入发动群众发掘“好人”。如收养18个弃婴的“好人妈妈”梁美婵等20多个“惠州好人”,都是通过发动乡镇社区,层层推荐、月月筛选出来的好人代表。《东江时报》常年开设“德馨惠州·惠州好人”专栏,挖掘了“中国好人”古槐基、“水上活雷锋”赵喜昌等大批草根典型。三是严格组织评选。按照群众推荐、逐步遴选、专家评审、媒体公示、文明委审定等程序评选“惠州好人”。近年来,通过开展“感动惠州”人物、“十佳好母亲”、“百佳外来工”等“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全市涌现了一大批可信、可学的身边典型。
   二、扬善——健全宣传推广机制,营造崇尚好人氛围
  一是全媒体动态宣传,用老百姓的视角去挖掘好人故事。创设每月与本地及驻惠媒体碰头会制度,切实把握好宣传要点与报道节奏,适时开辟专题专栏,大张旗鼓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借助互联网、手机、流动户外广告、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拓展宣传,有效做到报纸天天有文字、电台天天有声音、电视天天有图像、网络天天有点“赞”。据不完全统计,仅推送“好人365”的报道加评论就逾200条。如惠州媒体对赵喜昌和众人抬车救人事件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后,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很快以《惠州有个“水上漂”》、《车祸发生以后》为题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二是全方位活动宣传,真实、生动、鲜活地推介好人风采。承办“学雷锋·在行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组织惠州市“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团,深入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和各类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学习宣传好人好事,引人崇善尚德。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道德讲堂”800多所,开展活动近2000多场次,受众达30多万人次。三是全口径社会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好人足迹。利用惠东渔歌、白字剧、龙门农民画、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多种载体和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楼宇电视等传播手段,对各类好人好事进行具像化展示、形象化表达。通过文艺形式,将惠州好人好事搬上舞台、拍成电影,让好人先进典型可亲、可近、可学,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应和引导效应。
  三、育善——健全实践养成机制,形成争当好人效应
  以开展“三个行动三个倡导”主题活动为抓手,引导全体市民从我做起、从小善做起,做到全覆盖、常态化。一是深入开展全民志愿服务行动——以打造“10分钟志愿服务圈”为目标,引导34万志愿者、2600支志愿服务队伍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广泛开展关爱老弱幼残、家政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应急救护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注册志愿人数占到全市人口10%以上;二是深入开展全民诚信行动——在企业广泛开展“诚信做产品”、“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在商场、集贸市场广泛开展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店”、“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引导全社会践行诚信。三是深入开展全民关爱行动——深入开展“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关爱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全市共有社会公益组织2300多个,3年来接受慈善捐赠2.74亿元。四是大力倡导勤劳节俭之风——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技艺超群”电视大赛、“万名职工大培训”等“中国梦·劳动美”主题系列活动,不断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主旋律。五是大力倡导遵德守礼之风——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行动,在媒体开辟“文明大家谈”、“寻找不文明陋习”等专题专栏,切实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六是大力倡导孝老敬亲之风——深入开展“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不断倡导孝老敬亲社会风尚。通过开展“三个行动三个倡导”活动,学雷锋、做好事、当好人在惠州形成风尚。
  四、扶善——健全激励帮扶机制,体现好人好报导向
  以“五措并举”推动好人激励机制建立,让好人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关爱,充分体现“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一是精神鼓励——编印《惠州好人》、《“感动惠州”人物》等系列丛书,将好人事迹截入史册,让好人精神发扬光大。二是物质奖励——每月对入选的各类好人代表其推荐者均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对见义勇为好人和“感动惠州”人物每人给予1万元奖励,每年重要民间节庆均安排志愿服务队上门慰问,每场艺术中心演出均预留一定比例票次供好人参与等等。三是政治关爱——邀请各类好人参加春晚等重大节庆活动,在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各类政治待遇。四是事业帮扶——对好人从事的事业进行适当帮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五是生活帮扶——制订下发了《惠州市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同时建立惠州市慈善关爱好人基金,适时对各类生活困难的好人给予适度帮扶,真正达至对身边好人从荣誉上褒扬、从生活上关照、从工作上扶持。
  惠州正是通过“好人之城”建设,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并转化为惠州改革发展的新优势。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70亿元,增长10%。2013年被评为“中国最安全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并再次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连续第四年被评为“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