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直击抗击MERS最前线:爱岗敬业护士与孩子约定“妈妈一定会回来”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6月1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通报,5月29日发布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仍有发热,双肺渗出有增加,病情有加重趋势,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国内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已数日,位于防控MERS一线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应对如何?医护人员如何近距离护理照顾病人?病人目前病情进展怎样?6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了收治我国首例输入性MERS病例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采访了医院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
  “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怕去面对”
  六一儿童节这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李春梅和自己5岁半的女儿失约了。当天,有着5年感染科工作经验的她奋战在抗击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医学战地一线,和她并肩作战的还有这家医院重症科的其他13名医生和40多名护士。
  5月28日早上9点多,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李春梅接过夜班护士的接力棒。她穿上包裹严实的防护服,几乎只留下双眼裸露在外,仅穿上防护服平均就要花上10分钟。
  她要护理的是医院新到的“特殊”病人——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来自韩国的金某。“听到这个消息,谁都会害怕。”当时院领导已召集相关医护人员,部署安排了治疗、防控等情况,科室也对全科人员进行了培训。护士长希望李春梅第一个上,她认为这是信任。李春梅工作近10年,有5年感染科的护理经验、2年多ICU护理经验。“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而且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怕去面对。”
  进了病房,眼前的韩国患者虽有发热,但行动自如意识清醒。最大的障碍是沟通,患者中英文皆不通,李春梅无法听明白他在说什么。她试着用简单的手语来跟他交流,其他护士也将简单用语通过翻译软件翻译后,中英文对照地写在纸板上,比如“热”,“指给他看,他点头就是热,摇头就不是。”虽整体沟通并不多,但患者颇为配合。
  患者的饮食也让大家颇费功夫。喂食半流质的粥,患者不喜欢,后来通过翻译人员隔着玻璃通话,护士们咨询了他想吃什么,就将饮食从中餐改为以韩国料理为主。
  李春梅呆在ICU的4小时里,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体温,询问病人是否不舒服,几乎全程陪伴,直到4小时后下一位护士接力。
   DSC0000.jpg

  6月1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在展示隔离区的防护服。南方日报记者郭智军摄

  护士每4小时轮换 13名医生参与救治
  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黄淑萍介绍,目前全科40多名护士都加入了对这位患者护理的轮班,每人4小时轮换一次。
  除了护士,还有13个医生也在围着这个韩国病人转。“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处在紧张的‘战斗’状态。”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凌云负责管理整个团队,这名韩国病人入住该院已是第五天,凌云心里的弦一直都绷着,记者见到他时,他声音嘶哑,显得颇为疲惫。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也并非第一次接诊传染病人,广东的首例H7N9病例正是该院收治的。该院副院长扶玲说,由于在应对非典和禽流感等传播性疫情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此轮疫病救治“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每天跟孩子通电话 “妈妈一定会回来”
  和网传的“抽签排除已婚人员”不一致的是,李春梅已婚,且是一个5岁半小女孩的母亲。在这5天中,李春梅虽还没排到第二次班,但她也没有回过一次家。医院为救治韩国病人的医生护士安排了住宿,由医护人员自由选择,出于对家人的保护,李春梅选择了留在医院。她每天都跟孩子通电话,女儿在电话里哭闹,“我就安慰她,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妈妈回来的时候肯定会给你惊喜。”六一儿童节当天,李春梅给孩子买了衣服作为礼物,不过记者离开惠州时,她还没来得及将礼物送出去。
  和李春梅一样需要随时做好准备的护士有70后、80后,也有90后,最小的才19岁。凌云说,新工作的护士并非不害怕,但在感染科、ICU工作的护士都踊跃报名加入护理韩国病人的队伍,“我没有听到任何护士打退堂鼓”,这让凌云颇为骄傲。
   DSC0001.jpg

  医护人员全力救治MERS患者。

  【患者病情】
  首例病例仍有发热 病情有加重趋势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凌云介绍,该病例的诊断除了有中东呼吸综合征外,还合并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这几天的病情有加重的表现。“现在最主要问题是呼吸功能下降,影响到氧合状况,需调高氧气浓度,加压吸氧,因此对其使用了加温加压吸氧仪。”凌云说,该病例入院时患者氧合指数只有200个单位,远远低于正常的400—500个单位。据了解,目前病人并未上呼吸机,只是使用吸氧仪,接下来会根据病情的进展进行研判。
  南方日报记者通过隔离病房外的监视器看到,患者可以在病床正常坐起。凌云介绍,病人的情绪大部分时候都比较稳定,但有时候仍然会出现焦虑和急躁的情绪,此时医护人员会对他进行心理干预。平日里,医院会给他提供较为清淡的普通饮食,也会为他准备简单的韩餐。据介绍,这名病人的手机目前仍然畅通,他也会跟在韩国的家人联系。
  确诊MERS病例是韩国人,怎么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凌云告诉记者,通过打手势、借助翻译软件等工具,基本上能够与病人进行最简单的沟通。除此之外,医院还请了一名韩语翻译,可以隔着病房使用对讲机与病人进行沟通。
  李春梅说,为了方便理解病人的需求,病房外同事准备了一张纸,上面列明了各种用品,分别用韩文和中文写明,病人可以指着需要的用品,护士就可以明白他的需求,让其他工作人员送来需要的东西。
  6月1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通报,该名确诊MERS病例仍有发热,双肺渗出有增加,病情有加重趋势,生命体征基本稳定。6月1日,广东省卫计委已安排省临床专家在惠州中心人民医院驻点协助指导治疗患者。
  【疫情防控】
  密切接触者尚有10人未联系上
  6月1日,省卫计委通报,广东省继续加强密切接触者的搜寻和隔离观察,1日新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人,截至目前,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7人,全部采取集中方式隔离观察,暂无人出现不适。目前尚有乘坐永东巴士乘客10人没有取得联系。
  据介绍,目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ICU有40名护士和13名医生,均全员上阵照看MERS病人,每班护士护理4个小时。此外,护理部也有人员加入支援。
  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黄淑萍介绍,之所以4小时一班,是为了保证医务人员有充分的休息,同时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对于网上流传的护士需分梯队抽签上阵的说法,李春梅说并没有存在这种情况。
  这名MERS病例的管床医生叶晖介绍,重症医学科13名医生们白天都在医院值班,晚班则三四天轮值一次。5月31日晚,医院把重症ICU的其他8名病人转到了急诊EICU病房,现在重症ICU只剩该名病人和另一个密切接触者分别单独住一间负压病房,因此目前会重新排班。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重症ICU其他8名病人转移到EICU的原因是,此前MERS患者有转院的计划,但后来经专家讨论放弃,仍然就地治疗,因此将其他病人于5月31日晚转移到位于门诊大楼的急诊重症病区。
  据介绍,住在重症ICU的该名密切接触者仍处于医学观察期,情况稳定,之所以在ICU内观察,是出于密切接触者本人的意愿。
  造谣传谣将被依法依规处理
  6月1日,广东省政府也召开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副省长邓海光充分肯定广东省防控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工作成效,认为防控行动迅速、措施有效、配合得力。他指出,当前正处于病人救治和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容不得丝毫麻痹大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的高度,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加强疫情防控。
  邓海光强调,要严密抓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健康管理,力争将每一个密切接触者追踪到位,切实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要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治疗方案,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科学有效;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防护标准和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院内感染。要充分发挥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旅游、外事、港澳办等部门要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通报,严格排查入境人员,适时发布风险提醒。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依法依规处理造谣传谣行为。(南方日报记者李秀婷王彪曹斯 阳广霞康殷)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