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又看到海了!”对残疾人张志恩来说,过去出门旅游、探亲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今,在众多助残志愿者的帮助下,她圆了看海愿望。与张志恩一起圆看海梦的,还有来自惠州的其他27位残疾人。
5月27日上午9时,“中国梦·助残美”——我带残疾朋友去看海志愿服务活动在大亚湾区霞涌镇小径湾举行。28名残疾人在助残志愿者的陪同下,乘坐大巴车来到小径湾海边。
梦圆大亚湾霞涌小径湾,残疾朋友和志愿者们愉快合影。
残疾朋友中,有的是自闭症儿童,有的是重度肢体残疾人,有的是聋哑残疾人,还有的是视力障碍残疾人,不少残疾朋友都是好几年没有看见大海。有些人上下车不方便,助残志愿者们一个个背他们上下车,推轮椅送残疾朋友到沙滩上近距离看海。
因交通事故双腿瘫痪的林小权在大家的帮助下来到大海旁,心情无比激动。“谢谢大家,看海鸥飞来飞去,海浪涌上来,那感觉很舒畅。”
在蓝天与碧海面前,大家听海、踩沙、打水仗,感受海风拂面,海浪翻卷。还有不少残疾朋友拿出手机与助残志愿者们合影,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参观完海边后,残疾朋友还和助残志愿者一起在海边玩起了互动游戏,促进交流。
“很多残疾朋友,平时很少出远门,只能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看看大海。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帮助这些残疾人朋友圆梦。”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何运平说,这是“中国梦·助残美”主题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惠州海洋行”系列活动之一。希望通过本次近距离与海接触的活动能让更多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寻找爱情、友情,感受大自然散发的生生不息的魅力,充满对生活的向往。
此次活动由惠州市文明城市工作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大亚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东江时报帮办义工联盟、市第一人民医院协办。
镜头1
残疾人:能出去走走一直是心愿
今年36岁的刘丽娜,3岁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了二级肢体残疾。
小时候,当别的孩子在嬉笑玩耍时,刘丽娜只能默默地待在家里看书。刘丽娜说,在幼儿园里上学,她做梦都想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行走,做游戏。
不过,她从没有被残疾打倒,初中毕业后,她曾到电池厂打工,后来应聘了惠城区桥东康园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刘丽娜无疑是最特殊的那一个。“我是一名残疾人,哪怕是付出十倍百倍的辛勤和汗水。我也希望尽我的能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刘丽娜说。
生活上,刘丽娜收获了自己的爱情,3年前还顺利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时候在家的时间很多,成家立业后出行也很不方便,能多出去走走一直是我的心愿。”
这次参加活动,除了与大海亲密接触,与残疾朋友们欢聚一堂外,对刘丽娜来说,收获更多、最值得收藏的是不分年龄、身份的助残志愿者所提供的帮助和关心。“志愿者们很细心,帮我完成了看海的心愿,我内心觉得很温暖。”
“中国梦·助残美”——我带残疾朋友去看海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圆梦,近距离感受海浪、吹海风、听涛声。
镜头2
志愿者:让残疾朋友感受关爱
当海水滑过皮肤、浸湿裤脚的时候,坐在轮椅上的残疾朋友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当残疾朋友们说“今天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谢谢志愿者”,这些让助残志愿者感到欣慰。
“对正常人来说这是一次很简单的旅游,但对残疾朋友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旅游,看见他们这么开心,我的心情也很激动。”助残志愿者黄静雅说。
在黄静雅看来,他们这群助残志愿者是在不解的眼光中成长起来的,但更多的是感动。每当看到帮助过的残疾人眼睛里流露出的感激,黄静雅心中的坚定便又增强了一分。“你要是见过残疾朋友那样的眼神,那样的表情我相信你会像我一样。让残疾朋友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大家遗忘。”(东江时报 记者丘淑倩 张艺明)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