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惠州以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关爱五保对象孤寡老人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惠州博罗县园洲镇敬老院,五保户们住在套间,每餐饭菜荤素搭配,卧床老人有专门的护工照顾。日前,博罗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对全县执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县人大代表们通过实地查看、听汇报、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实施情况。据悉,该县严格执行《供养工作条例》,切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通过不断提高供养水平、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居住条件等,促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目前,该县有农村五保对象2189人,实行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其中,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均住在各地的敬老院。据统计,该县目前共有敬老院17间,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44人。
DSC0000.jpg

敬老院里老人在悠闲地聊天。

  集中供养
  园洲敬老院老人每人一小套间
  “这里居住环境不错,有人照料,还能和同伴聊天。”住在园洲镇敬老院的五保对象曾大联说。今年70岁的他在敬老院住了5年,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要到院内转转,锻炼身体。
  园洲镇敬老院有五保对象16人,年龄在62~92岁间。每天有专人为他们煮饭,基本是两荤一素再搭配汤。在居住环境上,每位五保对象都有一个小套间,四五人一个大套间,每个大套间的客厅都有茶几、电视机等配套设施。有3名瘫痪卧床的五保对象则由两位专门的护工照料。据园洲镇敬老院副院长陈锡树介绍,每位五保对象出入敬老院都会实时登记跟踪。“外出的五保户必须带上敬老院发放的临时手机,方便管理员能够及时联系外出老人。”
  据了解,园洲镇敬老院占地面积18亩,为园林式建筑设计,集住宿和休闲于一体。2007年、2010年该镇先后投入240多万元对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如今,敬老院有套房49间,配置了太阳能热水器,能够解决镇内五保老人的居住问题。
  走访中,县人大代表发现敬老院内下雨天露天地板人行道较滑、院内鱼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准备投入50多万元对人行道进行改造,在鱼塘建围护栏。
  湖镇新敬老院力争年底建成
  湖镇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了11名五保供养对象。该镇敬老院于1991年建成。因规模小、设施陈旧等原因,该院目前不能满足老人的供养需求。为了给该镇五保老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该镇正在建新敬老院。新敬老院一期面积15亩,计划建设宿舍楼、老人活动中心饭堂等,建成后可提供床位54张。目前,新敬老院主体进入施工阶段,力争今年年底完成,届时可接纳五保老人入住。
  为了改善目前旧敬老院五保老人的居住环境,县人大代表建议该镇先投入资金对旧敬老院进行修缮。
  分散供养
  由村里或亲属及社会力量照顾
  除了集中供养,博罗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有1945人,居住在本人家中占绝大部分。那么,这一群体的生活情况如何?《供养工作条例》是否落实到实处?县人大代表们来到五保对象家中了解情况。
  “平时是自己做饭吗?五保金有发放到位吗?村里对你们关心吗?”每到一处,除了实地察看五保对象的居住环境,县人大代表还详细询问老人生活状况、五保金发放等情况。
  博罗县园洲镇高头村五保户梁水波今年71岁,他平时身体不好,独居在家中。村两委干部隔三差五就去看他,了解他的生活情况。“村干部对我很关照,我每次生病都是他们送我去看病的。”梁水波说,逢年过节,镇村干部和社会热心人士都会过来慰问。近期大雨不断,村里将他暂时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居住,并帮他重新修缮住所。园洲镇李屋村的五保对象李福齐今年70多岁,独居家中。身体硬朗的他,所有家务事都自己完成。除了领取五保金外,每个月还能领取村里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的老人金400元。“生活费不是问题。”李福齐说,“大家都很关心我,我生活得还不错。”
  在湖镇镇新作塘村,五保对象刘凤婵80多岁了。以前她一直居住在破旧的泥砖房里。去年年底,在镇政府和亲戚的资助下,她住进了简易小楼房。“虽然面积小,但一个人足够了,很舒服。”刘凤婵乐呵呵地说,“感谢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要不是他们,我现在还住在危房,雨天又得担惊受怕了。”在湖镇镇,该镇对分散供养五保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需要重建住房的给予大力支持,去年帮助五保户重建住房14户,修缮改造供养对象住房20多户。
  目前,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均由所在辖区的村(居)委会等负责实时了解情况,并给予适当帮助。同时,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以及社会热心人士也会对他们进行关怀和帮助。
DSC0001.jpg

 老人拿到五保金很开心。

  保障措施
  分散供养老人每人月发900元
  博罗一直重视《供养工作条例》的实施,不仅将其纳入依法治县工作的一项内容,还把敬老院建设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纳入重要的民生工程,县、镇及主管部门将农村五保对象工作作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来抓,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其中,在抓好各镇敬老院建设方面,近年来,全县投入1000多万元对敬老院设施进行建设、改造,完善敬老院老人的生活、居住等环境,居家人均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配备了必要的家具家电和生活用品,公共设施也不断完善。目前,全县共有敬老院17间,其中省一级敬老院5间、省二级敬老院4间,可入住床位数609张。湖镇镇正在建新敬老院,泰美、杨村、观音阁正在筹建新敬老院。每年县财政还为每间敬老院安排工作经费4万元。在五保对象的膳食与医疗保健方面,五保老人的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均全额由政府负担。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由省财政补助和县财政承担,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在发放上采用社会化发放,如采用分散供养的,将五保金直接打入五保对象的专门账户中。今年,该县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别为分散供养的每人每月900元、集中供养的每人每月1000元。
  代表声音
  建议敬老院设立娱乐室
  在走访和实地调查后,县人大代表们纷纷就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建议。
  县人大常委会副处级党组成员孔雁玲:除了政府重视外,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还需要社会的参与。目前,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有些甚至是危房。建议将散居的五保对象的危房改造优先纳入农村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计划。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妇联主席黄博香:近年来,虽然各地敬老院在硬件设施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五保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仍不足。建议各敬老院设立娱乐室,通过文体活动等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个体劳协会长赖兰芳:敬老院的台账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食品、蔬菜、财务的台账要更细。食品、食材等事关老人身体健康,做好台账不仅可以溯本究源,方便查找问题,追究责任人,还能督促采购人通过正规、有保障的渠道进货。(文/图 本报记者贺小山 李燕文)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