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中国好青年】惠州“80后”城市青年不承家业乐当“老耕哥”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林杨峰在进行葡萄田间管理。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人是最有激情的,是朝气最为蓬勃的创业者,有斗志有活力。日前,一位80后小伙戴着草帽,身着旧衣衫在烈日下熟练地给葡萄疏果,汗珠不时从额头滴下,衣襟也已沾满黄土。这位 “老耕哥”,原是个城市青年。他放弃稳定工作,到博罗县罗阳镇莲湖村,潜心研究葡萄种植5年有余,脸上的稚气早在劳动磨砺中褪去,黝黑的皮肤便是见证。今年1月底,他获评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他就是成立我市首个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林杨峰。
  ◆缘起
  到浙江游玩被葡萄种植吸引
  人生需要改变,改变必然要有所选择与放弃。
  1984年出生的林杨峰,2005年并未如家人所愿考上大学,而是读完高中便走向社会,在家族的建筑企业中发展。两年后,林杨峰可以独当一面了。可是,在他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认为搞建筑不会是他一生的事业。
  继承家业,还是另谋发展?他一直在搜寻答案。
  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到浙江一朋友家游玩。当时恰好是葡萄收获上市的季节,种植葡萄每亩产值8000多元,纯收入6000多元。这让林杨峰眼前一亮。“就是它了!”林杨峰说,“若在博罗成功种植,我还是第一人咧。”
  当晚,林杨峰迫不及待地将奋斗目标告诉父亲。父亲在电话里给他泼了冷水:“你了解农业吗?你了解葡萄吗……”这一劈头盖脸的“冷水”并未浇灭他的热情,而让他更清醒了。“创业不能仅靠热情”。于是,为了搞懂葡萄种植这一行,他决定住下来跟班学习。每天,他跟着工人一起在葡萄园里忙碌,给朋友当起了“免费苦力”。他每天都将了解到的技术要领记录在笔记本上,包括葡萄的特点、施肥时节等。
  就这样,他在浙江朋友那里呆了整整半年,笔记本也满满地记足了一本,逐渐掌握了葡萄种植的全套技术。
  ◆奋斗
  搬到简易工棚与葡萄为伴
  人生需激情奋斗,也贵在创新与坚持。
  回到家中,他跟家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尽管家人都反对,可是半年的坚守,让父亲看到他奋斗的决心。
  “创业需要钱,租地、买苗、搭棚都需不少资金。”林杨峰感激地说,“我刚出来不久,哪里有那么多钱,父亲支持了一大半,还将工地的材料拉给我搭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林杨峰认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更有“搞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跑到罗阳镇莲湖村槁树下水库旁边租下15亩地。那时,他每天6点都从县城赶到园里和请来的10多个工人一起挖壕、积肥、整土,终于赶在2010年春节前,将15亩地种上了葡萄。
  正当他满怀期待等待劳动成果时,老天爷着实考验了他一把:三月的连绵阴雨让葡萄出现了 “水土不服”,葡萄苗死了100多棵。在与浙江朋友沟通后,他连忙和工人赶工一起加深畦沟,补种葡萄,给葡萄打药等。
  有了这次小意外,林杨峰更细心了。虽然家在县城,离葡萄园不远,但他还是不放心,于是搬到了简易工棚,吃住在田间,与葡萄为伴。2011年6月,15亩葡萄喜获丰收。这年,他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还净赚2万余元。
  ◆带动
  自费编印手册免费送农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11年,他牵头组建了博罗县培峰葡萄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葡萄种植。他的葡萄基地也由最初的15亩发展到300多亩。
  合作社采用 “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该县及周边1100户种植葡萄,葡萄种植总面积达2000多亩,户均年增收9500元,为发展高效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需要新建或扩建葡萄园的会员,林杨峰总是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合理搭配品种。为解决广大农户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他还自费编印 《葡萄栽培技术手册》1000多份,免费送给农户,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文/图 记者李燕文)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