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惠州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促文明创建利民惠民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惠州是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市,近年来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成效显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以基层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和建设机制。如今在惠州,和新楼村一样建起农家书屋的共有1249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这项探索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民心工程,通过近7年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农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  4月13日上午11时,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楼小学的放学铃声敲响。四年级的文伟军和同学并没有回家,而是把自行车停在了离学校不到百米的农家书屋门口。离吃饭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他可以在这里免费阅览各类书籍,这个书屋成了他每天放学后的“自由天地”。记者连日走访了解到,目前惠州农家书屋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已经逐步完善,但也面临着借阅率低、服务管理待提升的问题。作为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市,惠州今年在农家书屋的发展上又有新动作。目前,惠州已投入2300万元建设数字化农家书屋,并探索以镇街为中心的图书流通机制,从而让农家书屋更大地发挥公共服务功用。

惠州市的农家书屋。梁维春摄
  村村有书屋设施藏书达标
  陈燕波只要一有空闲就会钻进隔壁的农家书屋“充电”,他是新楼村卫生站医生,也是农家书屋管理员。他最近对中医感兴趣,“书屋里医学类书籍不少,学会就可以为村民针灸推拿了。”
  新楼村农家书屋属于省级示范点,2013年初搬到文体广场,目前藏书有五六千册,类别涵盖少儿、文学、法律等。书屋干净敞亮,还有两台电脑供村民上网冲浪。
  40岁的陈燕波二十多年前开始从医,近年来,随着村里条件的改善和政策扶持,他的小诊所升级成为村卫生站。“我们这些‘赤脚’医生没受过专业教育,靠的就是自学,以前买书看书要跑到城里,现在这里有很多医学类书籍,方便实用!”
  据了解,惠州从2007年起就开始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并把农家书屋工程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工作的重要子项目。2012年,惠州实现了全市农家书屋全覆盖,随着近两年的不断完善,大部分农家书屋硬件设施都已配备,平均藏书上千册。
  目前,全市共建成农家书屋1249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126家建设任务。其中省扶持700多家,市自建500多家,全市各级自筹建设资金共计1500多万元,基本解决了农民“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
  投2300万元实现数字化阅读
  2014年,惠州结合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改革工作,在全市启动了农家书屋提升工程。
  惠州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事业科科长王玲介绍,2015年将重点推进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依托市数字图书馆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数字阅读资源库和管理平台,将全市公共阅读服务打包入“云”。
  同时,采用“小云端”技术和集群管理平台技术,对数字农家书屋提供阅读终端,配置安装一台网速相当、网络信号能覆盖周边的无限路由器,提供无限阅读条件,实现数字农家书屋与数字图书馆服务并网运行。
  “我们意识到目前农家书屋利用率不高的现实,数字化后村民就能在农家书屋的电脑上,甚至在手机上免费阅读,方便快捷,并且整合了全市的图书资源,村民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王玲表示,目前已投入2300万元来提升农家书屋工程,今年6月已经配备电脑的500多个村(社区)就可以使用服务,到年底,全市农家书屋将全部进入数字化。
  在管理上,目前正在探索建立以乡镇(街)为中心的农家书屋图书流通机制,由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统筹,对辖区农家书屋新增图书与文化站图书室的藏书进行统一采编、调配、管理,根据辖区各村(社区)的人口、布局和实际阅读需求,就新增图书制定年度流通服务计划,配备便于运输的流动书架,在村(社区)农家书屋间实现动态管理。
  “今年每个村将新增500种书籍,届时在镇街文化站统筹下,各村书籍可以互相流动,资源共享,这无形中增加了每个村的图书类别和数量。”王玲说。
  提高书屋利用率 重在管理服务
  惠州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对于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无疑是备受欢迎的民心工程。
  硬件建立起来后,软件也应该跟上。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农家书屋目前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书籍更新慢,图书不符合村民“口味”,书屋的管理还存在不规范现象,书屋地点离村民较远,开放时间不科学……甚至一些农家书屋干脆关门歇业。
  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实际上就是浪费。这方面,管理服务不仅要跟得上,还得有创新,如加大宣传,创新载体,举办群众喜欢参与的读书活动。
  此外,惠州目前已初步建立起村级文体协管员,以缓解基层文体管理人员缺乏的问题。但这些文体协管员工资低,很多地方每个月只有两三百元,甚至没有,这也难以调动管理人才的积极性。今年,惠州的农家书屋提升工程释放了良好信号,全市农家书屋将进一步提升档次。不过,需要更加注重后期的服务管理,只有硬件、软件同时提升,农家书屋“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才能真正缓解。(记者 徐乐乐)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