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惠州市委宣传部长黄雁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丰润农村道德滋养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一直以来,惠州都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各种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农民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提高农民道德素养,有力推进乡风文明进农村、传统美德进农家、优秀文化进农心。近3年来,惠州共组织开展送电影下乡5100多场、送戏下乡300多场、送书下乡30多万册、送科技下乡420多场、送卫生下乡300多场,有效满足了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创新内容载体,深化思想内涵,夯实文化新阵地
  近年来,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工作,我市着力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通过有形抓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大农村落地生根。
  一是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广泛开展城市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共建,大平力帮扶和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村文体广场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并因地制宜地利用空置校舍,推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室,有力承载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同时利用宣传栏、墙报等制作发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形成了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依托“农家书屋”全覆盖,着力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乡村学校少年宫等阵地探索建立农家(社区)书屋图书流通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增强广大农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感召感染力。
  三是依托村镇“道德讲堂”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整合资源修缮村中祠堂、礼堂、文化室,以倡导孝老爱亲、文明礼貌、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采取“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的模式,引导农民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博罗“博仁文化”学堂,依托社区、村镇、小区建成网络化结构,引导“博仁文化”志愿者协会带动群众人人参与,形成政府主导与协会带动的双轨并进运行机制,建成面向基层群众的文化惠民细胞工程。
  二、改进方式方法,满足文化需求,塑造文化新品牌
  近年来,我市以巩固提高文明村镇创建成果为目标,不断丰富文化载体,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
  一是融入到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文艺活动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全力打造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如惠东白字剧、惠城小金口麒麟舞、博罗龙华大鼓、龙门蓝田舞火狗、仲恺沥林莫家拳等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惠东县平海镇、龙门县分别因“平海民俗”和“龙门农民画”被国家文化部评定公布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是融入到农村民间文化剧种、地方戏曲、工艺美术、农村广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和阵地中。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着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多渠道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重点扶持一批优秀乡土文化人才、文化团体,让特色文化生根发芽。
  三是融入到农村“我们的节日”民俗礼仪之中。通过组织开展“灯笼亮价值观”、“春联写价值观”、“年俗话价值观”等系列活动,利用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庙会歌会、花会灯会、文艺演出、体育健身、书画摄影等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用优秀传统文化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三、坚持为农惠农,强化敦风化俗,实现文化新融合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美丽乡村、道德建设、健康生活、文化惠民等“十大行动”,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特别是通过倡导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用身边的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努力使农村先进文化典型由“盆景”成为风景,形成群星灿烂与七星共明的示范效应。
  一是积极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文化氛围。紧紧抓住培育农民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从农民内在的道德需求入手,结合日常实际推荐身边好人,建立善行义举榜,采取逐级推选、媒体寻找、组织审核等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发掘“好人”。如收养18个弃婴的“好人妈妈”梁美婵等20多个“惠州好人”,都是通过发动乡镇社区,层层推荐出来的好人代表。同时,我市还在农村广泛开展好村民、好婆媳、好妯娌、好夫妻、美德少年“旭日奖”等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把先进性强、群众认可度高、可教、可信、可学的农村道德模范推举出来,运用新闻报道、基层巡讲、“故事汇”巡演、报告文学、广播剧、公益广告,进一步扩大农村好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把弘扬优良家风家训、创新发展乡贤文化作为农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深入开展“我们的家训”活动,引导大家寻家风、晒家训,强化农民的道德感,汇聚社会正能量。去年,省文明办还专门组织省书法家代表到龙门县龙田镇小径村开展家训进厅堂书法活动,免费给当地群众书写家训,受到群众欢迎。全面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并大力推动我市农村创建道德村、孝心村、爱心村、志愿村等“美德乡村”,引导农民树立“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的理念,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乡风民风建设。惠东县专门出台《惠东县“孝德工程”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媒体传播工程、文化铸魂工程、孝德育人工程、阵地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在全县广泛开展典型引领行动、家风建设行动、志愿服务行动、道德实践行动等“四大行动”,广受基层群众好评。
  三是大力推动文化工作者开展形式多样且发挥自身专业特的文艺志愿服务围绕“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主题,送电影、送演出、送图书、送展览等等各类流动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2014年共送戏下乡100场,面向农民工专场公益电影179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3540场,观影人次超过300万。扎实开展“孝亲敬老百家行”活动,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两个重点,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黄雁行)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