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张天顶. ... LV.50 2014-11-14 23:19
31# 来自: 中国广东
泰山 发表于 2014-11-14 17:40
请问引水工程就告一段落吗?

不清楚呢,参照河北商贸城、文化中心大楼的建设速度,个人估计还要等成十年才能建好这个联和水库引水工程。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张天顶. ... LV.50 2014-11-15 10:07
32#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泰山 发表于 2014-11-14 17:40
请问引水工程就告一段落吗?

参照河北商贸城、文化中心大楼的进度,估计这个联和水库引水工程大约要等十年才能完工。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xhghg2003 ... LV.35 2014-11-24 21:50
33#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哪有海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shalala2000 LV.21+ 2014-11-25 01:36
34#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其实大家在这里讨论那么多,有无想过:做工程的钱那里来?十几年前,政府工程大把人争着做,因为那时还是土地财政,土地还是控制在地方镇府手上,靠卖地收入,园洲完成了大大小小工程几百项,特别是城镇建设(公园、广场、城市长廊等)、交通(四桥四路、高速出入口等)、水利(电排站更新改造、堤围加固、引水排水工程等)、教育(中学新校区、教师村等)、环保(污水处理厂一二期),这些是园洲发展的基础,到今天,园洲的城镇配套是最好的、水利是最好的、教育是最好的,你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其他镇看看吧!到了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后,国家土地调控收紧,所有土地都要挂牌出让,出让后的钱直接交到县政府手上,县政府按照分成再下拨给地方镇府。这种操作模式导致地方镇府可直接使用的资金大大减少,资金链基本断裂,唯有靠吃老本捱世界,所以,镇府很多工程都因为资金短缺影响进度。
      在这个时候,石湾就出绝招,利用BT模式把基建项目搞起来了。所谓BT模式讲白了就是融资贷款,镇府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进行建设,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内的。BT模式的风险较大,例如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等,最大的风险还是镇府的债务偿还能力。贷款是要分期还的,还要算上利息。按照石湾现在的情况,民间说法是贷了20个亿,算你6厘年息好了,每年要还1.2亿利息,你现象一下,这财政压力多大啊!这是多大的一个包袱啊!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石湾走上BT之路,得到的效益也是蛮大的,给石湾的楼市、第三产业发展等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园洲当时也曾经考虑过、挣扎过,但俗语说:无债一身轻,园洲选择自己筹集资金进行市政建设,虽然一些市政工程进度因缺乏资金导致建设缓慢,但园洲没有债务包袱,不用每年偿还巨额利息。
       石湾、园洲选择走的路不同,可以讲有得有失,至于那一种比较好就见仁见智了!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shalala2000 LV.21+ 2014-11-25 01:44
35#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地方政府破产不能殃及民众 2014-11-19 00:06 来源:内蒙古晨报

      一项由财政部开展的地方债课题研究报告建议,研究制定《地方政府破产法》,从法律上明确地方政府应承担的债务风险责任,在地方政府资不抵债时,允许地方政府宣告破产,并规定债务重组及债务清偿程序,确定上级及中央政府在其中的责任。(《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13日)

     说起地方政府破产,这在世界上绝非稀罕事。1994年美国橘县政府宣布破产;1998年,美国杰佛逊县政府宣布破产;今年11月7日,美国联邦法官批准底特律破产计划……在过去30多年,美国曾有250多个地方政府申请破产保护。须注意的是,美国地方政府破产,指的是政府财政丧失了清偿债务的能力,但仅是财政的破产,而非政府职能的破产。

    还须强调的是,就美国而言,地方政府破产,并不意味是“世界末日”,因为地方政府破产,并不“殃及”百姓。这些地方政府一旦进入破产边缘,或是宣布破产后,其惯常所做的,一是倒逼地方政府削减公务开支,大量裁减公务员,在花销上更加小心谨慎,锱铢必较。二是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和削减公共服务项目。三是地方政府积极与债权人进行谈判,请求延长还债期限。总之,不会向地方百姓加税或要钱。从这个意义讲,允许地方政府破产,是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在我国,地方债风险是否可控,中央政府是否该为地方债务兜底,多年来,一直有争论。不过从数据看,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为20.69万亿元。目前中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39%,这低于国际通行的60%的负债率的债务警戒线。由此可见,我国地方债整体无危机,但这并不意味局部不存在风险。

    在过去,绝大多数地方官员认为,一旦地方债出问题,为防止地方债“太多而不能倒”和商业银行“太大而不能倒”,中央政府会出于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需要而采取“兜底”措施。但最近国务院43号文明确表示,对于地方债不救助、不兜底,强调谁借谁还、风险自担。为此,一些地方为了偿债,恐怕还会沿用过去的“老办法”——有的靠卖地还债,导致强拆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有的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一些地方甚至提前征收税费、“寅吃卯粮”。这些现象对当地长期发展显然不利。

    在这种情势下,有关部门建议地方政府资不抵债时,允许破产,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因为允许地方政府破产,符合政治文明的形象,是“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合理过渡;而且,对地方政府权力也是一种约束和钳制,防止举债无度;另外,允许政府破产还建立了一道制度屏障,保护社会免受政府进一步侵害,防止地方债务长期陷入“无底洞”。当然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经验而要在依法治国框架内进行。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汗血宝马 ... 2014-11-25 23:38
36#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云游僧人 LV.1+ 2014-11-25 23:50
37#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求证啊?两个问题。
第一,我真想不通,这个叫堂叔的,到底是住在山顶还是天顶?怎么看他想的问题都是远离现实,讲得话都是屁话。估计这人平时一定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提高一下自己对现实的观察能力。要不然,怎么满腹都是对现实的不满,都是些异想天开的设想。第二,如果他是一个对未来有远见、有设想的人,应该是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的。不知道他对自己近在眼前的事情,是否也能管得好。就例如,他对自己家里的事是否都能管得好好的。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闲云野鹤123 ... LV.1+ 2014-11-25 23:51
38#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谈何容易,做一桌菜都要一个个做,何况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我们要相信政府,我们园洲从以前的孤岛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城镇规模。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闲云野鹤123 ... LV.1+ 2014-11-25 23:55
39# 来自: 中国广东惠州
估计堂叔你有时住在山顶,明天飞机取代汽车。住在天顶时,能像玉皇大帝想掂就掂。
该用户还没有设置签名内容!
1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