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沙河而居(一)
曾经以为自己会对一样事物可以保持长久的兴趣,比如村落记录。但是,我错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我几乎失去了对村落记录的热情和兴趣。但人总要做一点东西留给社会啊。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沿着沙河往东走,拍村落景致的同时,希望可以找回对村落深深的感觉。因为像我这样来自乡村的人,在我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个故乡现实其实可能是一个凋敝毫无诗意的地方。因为故乡不断在发展,房屋、街道以及人们的穿着和谈吐,都在时刻变化着。宁静的乡土,有时变得凌乱不堪。这次对村落的走马观花,让我内心那个故乡慢慢抬起头来,我开始找到了对故乡记录的那种激情。虽然像我这样的人,是无办法把村落记录的很学术,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谢谢和我一起走过村落的子良、芳、平、code、毛毛。 这次记录,从沙头段的沙河堤开始。
一上河堤,就看见一个现代的工程:莞从高速的施工现场。
这个工程的牌子,后面就是沙头村。
可以预想,传统的文明和现代的建设正在相互交映。
远处就是一个新型的电排站。
沙头村的木棉树,正在寂寞开放。
看到这艘小船,我内心有隐隐的感动。
仿佛看到了鲁迅《故乡》。想起园洲本来是一个水乡。
一个河道纵横交错的水乡。 本来我们可以沿着河道,诗意的居住。
如果河道可以清澈,如果河道可以流通,如果我们的垃圾可以有效处理。如果。。。。。。
这是一个水闸。和农业灌溉有关的水闸。
田里需要水,下闸,水就不能流走,水面就抬高,水就往田里走了。
这个满是机油的螺旋
可以看出这个水闸依然在使用。
但同时看出来,我们都几乎不记得园洲还有农业。
这是一个小码头,也是一个洗衣的地方。
突然觉得,码头、洗衣,这名词离我们多么远啊。
可以想象到,那些年,这阶梯来来往往的妇人,搂着一个个盆子,来这清澈的河流洗衣。
小码头边上,有个简易的石碑。香火依然。
见证了河道的荣衰,沉默不语。
住在河道边的人家。
晒着木棉花。
回头看着沿河道而居,那直接白色的管道很碍眼。
这也是乡村的一个困境的反映。
我们继续前进。
如果我们的乡村道路可以有不同景致的树木点缀,生活就多彩 了。
沙河,长满了水浮莲。
水质的恶化,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