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谈年味
看大家对过年的爱恨情仇,很过瘾,于是早上起床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传统的年味是什么?从衣食住行说起。
穿新衣服、吃各种民间小吃、大扫除贴对联、探访亲友。大家仔细想想,这些活动,都是建立的家庭的基础上的,然后扩展到家族和同村弟兄。
过年过节,给孩子买新衣服,孩子欢天喜地,因为平时极少有新衣服穿;各种民间小吃尤其到了新年前特别多,过年前大家都是农闲,其他时间农忙啊。打扫卫生平时也有,只是比较草率。探访亲友还是年底比较有空。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首先是家庭的。清明家族去祭拜祖先,端午在家裹粽子看村民赛龙舟,中秋团圆赏月。而且,中国一直都是农耕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缺少了家庭的参与,什么节日都失去了味道。
人们提起的醒狮,很常是以家族的形式出现,这点和龙舟比较相似。在锣鼓上面一定用红字大大写上村或者姓氏。基本没有写一个镇或者一个县的;放烟火,最开心的其实是邻里孩童放的。
我想说的是,节日气氛的缺失,首先是家庭的问题。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这么大面积的家庭出现了问题?难道不是社会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就相当深奥。如果要写明白,恐怕不是我的能力范围了。
既然家庭没有了节日气氛,于是有了烟花汇演,把一家一户独立烧变成几个人烧,集体观赏。壮观美丽,但遥远陌生;家庭不挂灯笼,那就挂到公路去了;家族没有醒狮队,那就看看篮球赛、赛跑、花市、烟花汇演等等。
最后,节日氛围的回归,需要做的是从家庭做起。那政 府做的就是锦上添花。或者这样说吧,如果家庭无气氛,外面的喧哗基本与你无关。 本来我想写长点,但怕大家没有耐心看。想想就算了。就此打出。
最后,我有一个经验有些地方经济虽然不发达,但民俗传统保存相当好,节日气氛也很浓郁。 同意你的看法,农耕社会我们携手同耕,工业商业社会个个为生活各奔西东 很赞同楼主这个家庭元素 我打算来看推出一个品牌,就叫“年味”
“年味运动鞋”
“年味大排档”
“年味时装店”
“年味饼店”... ... 楼上的,这帖很爽。 YOU怎样爽 年味是甜的。。。。。。。。。。。。。 这样的氛围很好。 强调“家庭”,也是我想强调的!
家庭是核心!! 特别是成家立室后的人,若在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要过一个快乐年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 我觉得年味并非家庭作为单位,宏观的看,年味就是新年的社会气氛问题,西人的圣诞节在瓷器国得到很好的圣诞味好明显不是家庭单位所贡献的,都是社会利益关系宣染出来的.
实话实说,纯粹吹水,谢绝论坛马甲人身攻击. 圣诞节在中国不用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