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高校与园洲东江粮仓开展项目合作 活化资源提振乡村振兴
如何做好旧城改造,一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日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与博罗园洲镇的东江粮仓,开展了“园洲工业记忆”项目合作签约仪式,研究成果将于今年10月落地展出,届时,将对我市县域高质量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活动现场,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市县多名非遗专家、学者参与了座谈会,并举行了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东江粮仓位于园洲镇下南村沿江路,与东莞仅一江之隔,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8座圆筒粮仓、9座平方仓,以及原园洲人民公社旧址、园洲镇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纺织厂旧址等。其中,8座圆筒粮仓建于1958年。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也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前苏联式圆筒粮仓群,具有较高的建筑和历史价值。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林辉煌
百强县里面的一个最主要的工业镇之一,那么,它的整个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珠三角的发展的模式,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风雨几十载,由于年久失修,粮仓建筑出现墙体脱落、屋顶坍塌、漏水等现象,导致荒废闲置多年。2022年5月,当地政府引进企业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计划投资7000万元,将其打造成为集“休闲、旅游、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商旅产业聚集区。其中,本次与高校合作的项目“圆洲工业记忆馆”将落户园区。届时,游客可通过文字、语音、相片等方式,让游客了解粮仓及园洲的工业发展史。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林辉煌
我们今天也是希望媒体发布会,向当地社会,乃至整个珠三角的人民群众,他们家里要是有能够呈现当时那种年代记忆的,一些老的书信、物件,以付费或不付费的方式捐给“工业记忆馆”,既可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同时,将来也可以作为展出的部分。
当地居民 陈汉强
照片会有,一些物件也有,粮仓以前是用来装粮食的,现在可以把我们的一些“精神粮食”也放在一起了。
目前,粮仓改造项目已经完成清场、调研和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现正在进行园区内建筑加固等施工建设,预计10月将完成升级改造,开园迎客。
一粮文化产业发展(广东)有限公司 董事长 宁玉燕
原有的建筑会保留起来,我们也会新加一些元素和建筑,把新旧对比融合一起,开园以后,会有一个新的地标,为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量。
博罗县园洲镇党委副书记、驻园洲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队长 姚铸斌
我们借助这个项目的建设,能够让我们把它打造成一个名片,恢复我们文化的记忆,借助这个项目也能够把园洲的三产融合,作为一个方向去打造,给我们园洲注入一个新的乡村振兴的活力。
来源:惠州电视台第一直播室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旧城改造,是政府产业就好说,相反是农村产业,涉及拆迁补偿就不好说,很难执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