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探寻100年前,园洲这个曾经辉煌的古老圩市...
上次小编介绍了一个没落过而又东山再起的圩市
往期圩市回顾
元和圩(上南圩)
↓↓↓
园洲这个曾经没落过的市场,现今却如此热闹繁荣...
...
今天小编带大家再探寻一处
位于园洲九潭的古老圩市
很多人都不知道
他曾有过一段不堪且令人惋惜的历史
没错,就是她
——东博圩
东博圩所处位置(来源:百度卫星地图)
东博圩位于九潭圩南面,槎江之南,沙河之北,东接泊头,西连新村。东博圩原是槎江和沙河之间的一个沙滩,处于东莞和博罗的分界处,面积约100亩。
在还没有沙头大桥的时候。传说,沙河南面的园洲居民赶圩要渡船到九潭圩,很不方便,每遇下雨,因沙河水涨而不能赶圩。于是,赶圩的人就在河边就地交易农副产品,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圩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开圩。
可以看见这里有些房屋是骑楼式
这种骑楼式风格的房屋又名“店铺的公共走廊”
便于行人遮风挡雨、避暑炎热
据记载,圩中有二三十户小商贩,中间有一个砖瓦结构的大亭子。因圩场东靠已废的泊头圩,取名“东泊圩”,寓意要建成一个像东边泊头一样繁荣的圩场。民国《博罗县志》记载:“有店铺50户,有渡(船)至石龙、广州。”开圩后,方便原来要渡沙河(槎江)到九潭、土瓜圩赶圩的义合、风山、上村、水口的村民,圩市日益繁荣。
小编为探寻古老圩市亲自来到当地
询问本地的热心婆婆“东博圩在何处?”
而婆婆告诉我们
我们面前的这几棵大龙眼树的位置
就是当年圩市小摊贩摆卖商货的地方
道路环境比较差,雨天泥泞难行
婆婆说最近也看见
有关部门的同志过来观察,准备修缮
随着时代的变化
这个圩市逐渐没落
如今亦然没有了圩市的踪影
民国初(也就是距至今约100年时间),一些地痞流氓开设赌坊、妓院,与九潭圩竞争客源,圩名改为东博圩,意为东莞、博罗交界之圩。后来,由于“四大天王”(当时的地痞流氓)明争暗斗,市场环境恶劣,加上圩场窄小拥挤,地势低洼易涝,赶圩的人越来越少,圩场难以形成规模。
于是,民国时期圩场停市。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个地方归九潭圩管辖。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圩市,就这样没落了。
如今内围只剩这些老式房屋建筑
看起来已多年未住人
不少房屋多数租给了外来劳务工人员居住
也有少数本地居民依旧住在这里
当地居民表示从小在东博圩长大
空气质量很好
又建了新居,要长住下去
由于有些硬件设施年久失修
生活上多有不便,希望得到修缮
一些门口还贴着对联的房屋老人惬意地坐在门口
享受宁静的时光
外围还有一些新装修的小别墅、东博电排站
以及一棵古老的大榕树
在榕树下
可以清楚地看见对岸的沙头大桥
照映在沙河上
有种浓厚古朴的历史感
编辑 | 电小芊
摄影 | 电小芊
东博圩,小时候369经常去的地方,一转眼就三十年过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