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Marco 发表于 2021-10-23 09:08

警惕!园洲人宵夜常吃的海鲜,一颗可能致命!千万别试!

相信不少街坊晚上肚子饿的时候,无论点外卖还是去大排档,都爱点上一碟炒米粉+一份炒田螺,来多半打啤酒,左手嘬着田螺,右手喝杯啤酒,简直完美!但不是每一样田螺都是可以吃的,有种螺跟田螺长得极为相似,
普通人吃上一颗,分分钟可能会致死,各位东莞的街坊一定要注意了!
这种螺叫织纹螺,俗称海蛳螺。是一种国家禁止销售和食用的生物!可有部分不良商家,为了牟取暴利,
明知织纹螺有剧毒,还加工销售织纹螺!

短短两个月售出400多份?
前段时间,浙江宁波的傅某经自己尝试过一次织纹螺后,发现自己并没中毒的情况,所谓中毒不过是小概率事件,也得知了从中的"暴利商机",低价收购回来,然后通过自己加工时处理得干净些,再高价售出…
于是傅某自作聪明,抱着侥幸心理,挖掘所谓"秘方"加工销售织纹螺,短短两个月售出400余份!最终,被警方成功查获抓捕归案。


各位千万不要吃织纹螺!
大家要知道的是,织纹螺不管煮沸、盐腌,还是日晒也没办法将其破坏,它的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杀手"!据相关部门检测,织纹螺含有河鲀毒素,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毒性比砒霜还要高百倍,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不少人都因此中过招!
那么,我们要如何辨别织纹螺?
外形特征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据《中国动物图谱》记载,我国沿海常见的织纹螺有1个属12个种;《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记载的织纹螺有2个属30个种。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织纹螺种类不超过20种,按是否带毒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有毒织纹螺,第二类为无毒织纹螺,第三类为季节性有毒织纹螺。
第一类主要有光织纹螺、正织纹螺和节织纹螺。光织纹螺和正织纹螺常年有毒且毒素含量高;节织纹螺虽然有毒但大多数情况毒素含量较低。
第二类较常见的有纵肋织纹螺、习见织纹螺和胆形织纹螺等。它们一般生活在潮间带至数米深的泥沙质海底,目前为止尚未检测出毒性,也无有毒或中毒的报道。
第三类主要有方格织纹螺、西格织纹螺、半褶织纹螺、红带织纹螺、疣织纹螺、花织纹螺、素面织纹螺和橡子织纹螺等。此类织纹螺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均有分布,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无毒,但因季节和栖息地不同有时会有毒,国内也有因食用这些织纹螺中毒的报道。
中毒病状
织纹螺是有毒生物,毒性比砒霜还要高百倍。由于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赤潮"频发,使织纹螺体内"石房哈毒素"毒性大增。经检测,该毒素对人体的经口致死量为0.54毫克-0.9毫克,也就是说,一颗小小的织纹螺就有可能致人丧命。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有街坊发现有人采购、加工或销售织纹螺应及时向当地视频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警方提醒
1、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2、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3、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45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各位街坊吃田螺时,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辨别清楚自己吃的是什么螺!如在市面上有出售到这种螺,记得拨打打12345举报!!
来源: 羊城晚报、浙江法制报、人民日报、东莞大喇叭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恒毅地产 发表于 2021-10-26 09:06

我吃田螺就可以了;P;P

TOPMAN188 发表于 2021-10-23 19:56

一般都是吃田螺的,其他很小吃

涡轮蒸鸭吖 发表于 2021-10-24 10:10

还好从来不喜欢吃田螺之类的

朱见青, 发表于 2021-10-24 14:20

谢谢分享,,

搞屎棍 发表于 2021-10-26 18:43

这篇文章转载的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园洲人宵夜常吃的海鲜,一颗可能致命!千万别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