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 发表于 2011-5-11 00:42

拨云寻古寺

       往年阅读童智雾中登寺的游记,被雾锁罗浮的奇景深深吸引住。向往至今,终于有幸在“五一”亲临其境,独享人间难觅的一宿清净。
       游山玩水,首先是带着诚实的心,深情地感受大自然。一路上,并未见传闻中的“三至五月罗浮山上小路两旁延绵十里开满映山红”的景象,怪不得民间有言“假过报纸”。不过,雾锁罗浮倒是迷离扑朔,让人迷恋。看那远峰近丛,若隐若现,一瞬间风云万变¬。走在山路上,有时“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时眼前突然冒出几座青山,层峦叠翠,郁郁葱葱,浅绿、深绿、墨绿……密密麻麻的绿林中又点缀着几棵红的、黄的树叶,那是多么和谐,多么怡人哪!
      走累了,静坐泉边,看朦胧树影,听天籁泉声,再喝一口清甜甘润的山水,那一刻,偷得浮生半日闲,优哉游哉,多想吹奏一曲《高山流水》的竹笛,与风声水声一起觅知音。人生难求,不就是如此平淡的写意生活吗?
      在飞云顶,遇驴友一群,四周依然云深雾锁,方圆十米之外一片白,在这海拔一千多米的峰顶,这群人类都成神仙了。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天晴之日,曾经也站在这里,天空云层隆重,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的,一时间阴阴沉沉,巨大的云朵好像要把罗浮山压扁似的,往西方望去,只见云层中露一大缺口,一束金灿灿的阳光直照下来,把一带莲花山脉的花芯照得发亮——那就是拨云寺,我第一次见到的拨云寺!
      我们选择了继续往西走,从三界峰去拨云寺。刚想起步,风云骤变,大雨偷袭,欲逃难逃,欲避无荫;匆忙以胶袋缠身,继续上路。峰回路转,雨停了,雾依然很浓,把大山笼罩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一时间,山路难辨,不知东西南北,是进亦忧 退亦忧,眼前那几个山头又跑来跑去,不知道哪里是山崖,哪里是山路。迷茫之中,忽闻人声,似近在咫尺 又似远在天边,于是追声而行,不知脚下踩的是不是路……天哪,竟然又回到飞云顶了,简直是在走迷宫!这,又是雾的杰作呀。鲁迅说“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呀,有了目标,却失去方向,周围白茫茫的,还不容易掉进悬崖吗?
      去拨云寺,还是选择竹林那条路比较安全。说起这竹林之路,简直是通往瑶台的路,要不然怎么会如此梦幻般迷人呢!这条路,我走过不同的季节,却都是一样的美。这里的竹,像楚楚动人的少女,因为它苗条清秀;这里的竹,像成熟稳重的汉子,因为它挺直刚强。千条万条竹杆在浓雾中一层比一层淡,慢慢地远去,最后透过尽头的缝隙只见一面白色的墙在竹林背后映衬着——虽然都知道那是雾,但看起来真的很像白墙,很白,很纯。这一段路,幽静,朦胧,不远的尽头总是被云雾吞嚼着,那种感觉,不就是童话中通向仙界的路吗?



    几度拨开云雾,终于又见古寺。这里依然人烟稀少,只有一个和尚——妙至大师,一个负责看庙的——光叔,还有几个阿姨。虽然每次来到拨云寺见到的人都不同,但每次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拨云寺面积很大,但建筑都很破旧,除了厨房最完整之外,大殿都开始残缺了,其中一座殿已经没有了房顶,整座都成了废墟。尽管如此,岁月如梭,华表的残缺还是掩盖不住它近千年的历史痕迹的;散落在空地上的那笨重的石柱石板,总让人联想到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经有过的香火鼎盛。它的残缺,在我眼中却又是纯净的象征——如果拨云寺被繁华闹市中的现代气焰熏陶着,如果拨云寺被商业化的文明笼罩着,它可能就不会如此残缺了——拨云寺,是名副其实的深山幽林中净化心灵的古寺!

来到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电,没有信号,与世无争;可以到山林里拣柴、找灵芝,可以在寺庙、斋堂里打扫卫生、念佛、看经书,又或者在草地上练功夫、吹笛子……这一夜,我们住在拨云寺,早早入睡,睡得很香,很香。

      第二天下山时,很幸运终于在半路看到几棵开得很鲜艳的红花。童智说,那就是映山红……

女人心 发表于 2011-5-11 00:54

偷得浮生半日闲,导演就是导演!文采也非凡!

LFLFL 发表于 2011-5-11 01:31

Sony 发表于 2011-5-11 01:42

Re:

拨云寻古寺

大山 发表于 2011-5-11 08:26

好长好长,顶下先。得闲先慢慢欣赏。

东江三少 发表于 2011-5-11 08:59

好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

西门相公 发表于 2011-5-11 09:36

非常留恋山寺里的一草一木,导演的文采已入化境

潇湘 发表于 2011-5-11 10:08

文采真的好棒!!!!!一境一物形容的非常贴切。。。。。细细品味。。好似小时候读的课文一样出色。。。。

保时捷 发表于 2011-5-11 10:20

导演还收演员吗

童智 发表于 2011-5-11 16:23

莫问笔从哪里来,只消细细品章才。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每个心都是跳动与分思。

子良 发表于 2011-5-11 18:18

一星期前无意中听别人提了一下导演有一篇美文,于是前天特意找到了此帖,连续关注了三天,感觉写得没让我失望。人物形象确实栩栩如生,词句朴实通俗,却幽默诙谐,环境描述清晰可见,人物内心感受十分细腻真实,每一个小小的动作或者每一句普通的对白,都似乎源自客观的现实生活

莫问 发表于 2011-5-11 21:25

感谢楼上诸位的光临!!

再世TNT 发表于 2011-5-12 02:01

与佛有缘 发表于 2011-5-12 08:28

我对这地方也是情有独钟。。。

y350000ooi 发表于 2011-5-12 10:47

好想去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拨云寻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