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和感恩是一种幸福
慈善和感恩是一种幸福张 成
人尽管有种族的区分和肤色的不同,但躯体却都一样,都有四肢五官、五腑六脏,都会思想语言。
但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修养。不同素养的人,附随着不同的思想与灵魂。
人说话时有口气的大小和语调的高低。高亢带有霸气,低调洋溢平和。平和是一种友善,霸气兼融傲慢。两种不同的语调,显现出两种不同的胸襟、气度和涵养。
同一屋檐下,共在一单位,邻里和睦,相处友善,相逢微笑,举止文明,让人有温馨、亲切、轻松、和谐的感受。互相抵毁、嘲讽、戏弄、鄙疑、冷漠,这些缺德的行为,可致人际关系的紧张,面孔的陌生,乃至心理的恐惧,让人有如窒息的感觉。
现实中会有这样的一些人,有的人有了几个钱就自以为最大。有的人因族大人多就仗势学恶,界限分得很清,藐视不同宗族的人。有的人谋到一官半职后,身价就变得高贵起来,连亲友也日渐生疏了,甚至不愿与普通人接触,生怕别人有求助于他,更怕降低自己的身份,有损自己的尊严。
这样的一些人,讲话也粗声大气了,常会盛气凌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他们的心目中也许没有王法,但他们可能也没有想到头上还有一个天。
人生路漫漫,月有圆缺,天有阴阳风雨。试问这样的一些人,在你得势之时,你可曾想过失意的日子呢?
恕我直言,其实这样的一些人,不知天高地厚,最多只一般见识。他们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真是浅福薄相了。
慈善的人存一种爱心,会给人以同情,关爱和相助。感恩是一种美德,一个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艰辛的养育,感恩师长辛勤的栽培,感因千千万万革命烈士流血牺牲保卫我们的家园,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福利。得了帮助的人,切莫忘恩负义,更不能过桥拉板,过了海便成仙。
慈善与感恩有着异曲同功的快乐,都存一颗纯美的心灵。俗话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不报,时辰未到”。这些长流民间的古训,直至今天,仍是千真万确的警世良言。
忍让不等于退缩,善良不等于软弱。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走,滋味浓时,减三分请人尝。人总要有一定的气度和气量,彼此之间需要宽容与谅解。有些时候有些事情确须忍一忍、让一让,退一步,便是海阔天宽了。
慈善是福,报恩是德。人一生心存慈善,常怀感恩之德,他会变得谦和可敬,和蔼可亲,心情愉悦,精神爽利,身健力壮,幸福安康。一个知恩图报、积德行善、虔诚乐施的人,定会福寿康宁,快乐无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