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ddqy 发表于 2016-2-12 11:41

惠阳年味:猴田邮票、艾粄、糍粑、黄金酥丸



   (惠州电台记者林嘉玲)今年是农历丙申年,也就是十二生肖当中的猴年。在十二生肖中,申猴位列第九,有长久长寿之意。所以从古至今,这猴年总是格外受人喜欢。寻找记忆中的家乡年俗,我们来到惠阳区秋长街道的一个小村庄,这个村跟我们今年的生肖年份——猴,大有联系。  惠阳秋长北部有一个“猴田村”  走进秋长镇北部周田村底下的这片小村庄,只见层林氤氲,鸡犬之声相闻,鸡心石水库流淌下来的涔涔清流,涤荡着绒绒鸭羽,活脱脱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在村口,我们遇到了当地村小组组长,他告诉我们,过去这处地方,名叫猴田村。  周田村瑞新新村小组长叶志光:听老辈人说三百年前,一个姓猴的人到这里居住。就在这后面这个位置,在这里居住、开荒、种地,后面因为时间,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在这里,可能搬走了,留下了一片荒地给我们。就是姓猴的人,最主要是姓猴的人。  有人说,猴家后人最后停留的时间至少要追溯到一百年前。三百多年间,村里人不知这位猴姓之人从哪来,他的后人又到了哪去。只留下几棵百年老树依然在成长,不知是否在等待哪一天猴家人的回归。有意思的是,这处名字里带猴的地方,在今年也入选了丙申年中国集邮生肖贺岁季“猴会有期”原地邮局名单。  这一套新发行的猴年生肖特种邮票,图案内容分别为灵猴献瑞、福寿双至。对于在惠阳的集邮爱好者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弥足珍贵的还有这上面盖有“广东惠州——猴田“字样的小小邮戳。可以这么说,多了这“猴田”俩字,这几只寄托了幸福含义、象征亲情的灵猴,也多了一分新春佳节的乡情表达。  惠阳小吃:糍粑、艾粄  在惠阳,过年总有那么几样好吃的小吃不能不提,比如糍粑、茶果和艾粄。据说在淡水老街里,有一家并不起眼的小店,老板李大姐每年过年光做糍粑和艾粄就要做上几千个。小吃店店主李伟红介绍,糍粑做法颇有讲究,纯糯米粉要保证充分蒸熟,而最后如何“成团”也是有“技巧”的。  李伟红:皮是糯米粉,纯糯米粉加水,蒸熟一定要蒸熟。这个一定要蒸好放冷,太热的话是做不了的。要像我这样,拇指这样一点一点来,一个圆形咯!馅儿是花生、芝麻、糖三样,花生是自己炒,油麻是自己炒。  而在惠阳人心中,过年种种小吃里头,还有一种在人们心中有着比糍粑更重到分量,这便是艾粄了。艾粄外面是淡淡的一点甜,里面裹着馅料却是咸的,里面的咸味跟外面的甜味呼应,而内馅吃起来脆脆、韧韧的萝卜干和外面的皮也形成了反差。在不少淡水居民的眼中,有“艾粄”才有“年”。  李伟红:过年的时候就是吃这个过年,过年就是吃得好、玩得好、穿得好,外边是甜,里面是咸,很好吃的。  官府名菜“黄金酥丸”  过年除了吃艾粄,还有一样餐桌上的美食不可或缺,这就是黄金酥丸。为了找寻最正宗的黄金酥丸,我们找到了制作黄金酥丸的传人李伟坚师傅。只见师傅选上好猪肉,在猪肉还非常新鲜的时候迅速切成条状,再配肉粒、盐、少量水,用一对铁棒,快速将猪肉锤打直至肉酱状态。  据黄金酥丸传承人李伟坚介绍,制作好肉酱,就要准备制作酥丸了。但在这之前有一个特别重要到环节就是让肉酱成型,成为丸子。  李伟坚:这个盆子里装的是花生油,纯正的花生油。起到的是定型的作用,不然全部黏在一起。放在冷水肯定不行,热水就可以,但不是酥丸,就成了肉丸,用油榨的是酥丸,用水泡的是肉丸。  提起惠州淡水黄金酥丸,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俚语:吃一个黄金酥丸,让人富贵;吃一盘黄金酥丸,让人销魂。黄金酥丸流传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曾是官府名菜,而今已走进千家万户并名扬海内外。  李师傅娴熟的手法下,每个丸子大小都差不多。就在短短一分钟里,李师傅已经做出了上百个大小均匀的肉丸子,但要把丸子变成酥丸,还得再经过油榨的过程。李师傅说,肉丸放在热油盆里已经基本成型了后,则要准备榨肉丸,而油温是很讲究的。  李伟坚:油温一定要有120度左右,酥丸才能倒下去,120度左右吧!一个倒下去不会粘锅,第二个定型比较容易。  除此以外,榨的过程要不断翻搅,榨出来的时候颜色才会比较均匀。约莫过了十来分钟,酥丸就亟待出锅了。看着这一桌子用黄金酥丸做出的美味佳肴,记者早已迫不及待提起筷子。李师傅说,黄金酥丸的做法也是非常多的。  李伟坚:这个是带汤水的,就是黄金酥丸煮角瓜,汤水煮是比较清甜一点。还有这个是七彩炒、七彩炒黄金酥丸,这个是鲍汁扒黄金酥丸,还有这个黄金酥丸扒瓜脯、就是丝瓜。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黄金酥丸的做法也在继续改良、创新。李师傅介绍,仅一个简单的酥丸,就能做出十几二十种新做法,蒸煮炒炖焗,招招能出新花样,当然,酥丸的味道无论如何变,这过年团圆的年味不会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惠阳年味:猴田邮票、艾粄、糍粑、黄金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