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城市美容师爱岗敬业昼夜苦干精心守护一方“净土”
凌晨4点半,惠州市区天空仿佛一张黑色幕布,除了极少的夜行人和车辆外,与马路为伴的只有他们;晚上10点,万家灯火通明,他们的身影依旧在马路上,被路灯拉得很长。他们,就是“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穿上橘黄色环卫服的他们就像一群勤劳的蜜蜂,从早忙到晚。日前,记者采访了两位环卫工人,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刘华清。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刘华清 (市环卫局南门环卫所环卫工人)
打算在环卫工作岗位上干到退休
今年51岁的刘华清是河南信阳人。1993年随老乡南下惠州,干过一段时间的建筑工人,1994年开始干起环卫工作。21年来,刘华清起早摸黑、兢兢业业地负责市区南门片区的保洁工作。
在南坛东路上,刘华清挥动着大扫帚,清除路边的沙石和包装纸袋,将垃圾归集到道路边上,然后用铲子铲起,将垃圾送进保洁车里。他还时不时地弯腰捡起被丢弃在沿路绿化带上的塑胶袋、餐盒等垃圾。与刘华清共事多年的黄帅球说:“老刘随和老实,积极敬业,从2013年9月开始,他被任命为班长,负责滨江公园垃圾转运站的工作。”
每天早上5点半,刘华清就来到垃圾转运站,检查电路和机器运作是否正常,检查完毕,便开始操作机器,将同事们从南门片区各个小区、道路收集来的垃圾压缩成块。不停转运过来的垃圾让刘华清忙个不停,这些垃圾散发出的异味让人难以忍受,但在刘华清看来,“这样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而且自己也习惯了。”
滨江公园垃圾转运站是惠城区垃圾吞吐量较大的一座转运站,每天超过70吨的垃圾在这里压缩转运。垃圾转运站有3名工作人员,每天早上6点开工,晚上10点关门,运作时间达16个小时,而他们每人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8小时。
“21年来这么辛苦劳累,想过换工作吗?”“没有。”刘华清干脆地回答。环卫工作虽然苦累,但可以养活一家人,所里的领导也经常与一线工人谈心沟通,对他们很理解、照顾。刘华清说,这种愉悦的工作氛围也是他所珍惜的,他会在环卫工作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
朱惠红。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摄
■朱惠红 (市环卫局江北环卫所环卫工人)
13年未在家吃过年夜饭
2010~2014年被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 “党员示范岗”二等奖,2014年被评为惠州 “百佳城乡美容师”……这些荣誉是朱惠红从事环卫工作13年来所获得荣誉中的一小部分。2002年从事环卫工作至今,朱惠红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凭借着勤恳、踏实的工作,朱惠红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交口称赞。
在荣誉的背后,也深藏着朱惠红内心的歉疚——— 13年来,她几乎没有在家陪家人吃过一顿年夜饭。“每年除夕,花市结束后,我们都要去清扫街道,经常很晚才回家。”朱惠红说,让她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除夕,花市档主撤离后,留下大量垃圾,当时下着雨,天气极冷,她和同事们很久才把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她在回家的路上迎来大年初一。
为保证清扫质量,朱惠红每天都会在路上来回巡查,手伸不到的地方就用铁钳夹,直到干净为止。她的手也因此磨出了老茧,双手落下不同程度的劳损。“一到晚上,手臂会麻,自己就拿些药酒擦一下。但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干净,值了!”朱惠红说。
还有1年,朱惠红就要退休了,她最大的愿望是,退休后好好补偿家人,陪家人到处走走。(惠州日报 记者黄 珊)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