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民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欢度中秋佳节
▲26日上午,市惠豫青年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为30名在惠流动困难党员送上月饼、米、食用油等中秋节礼物。 惠州日报记者张晨 摄26日的惠州,有着浓浓的“中秋味”,各大超市张灯结彩,不少商场也纷纷组织欢庆中秋活动,如做月饼、赠送小灯笼等,一片祥和喜庆的气氛。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和孩子一起做灯笼、一家人投票去哪里赏月……市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欢度中秋,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小朋友写信给20年后的自己
昨日上午9时,市档案馆迎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将写给未来的一封信交由工作人员封存起来。原来,他们在参加市档案馆组织的“寄存梦想 展望未来”活动。
“我儿子的信是他说我代笔写的,他说他以后要当研究海洋动物的科学家,特别保护蓝鲸和抹香鲸,因为它们快灭绝了。”家住市区麦地的张艳艳告诉记者,她从 《惠州日报》得知这个活动,特意带着5岁的儿子来参加。
“孩子在信里也提到中秋节、国庆节,这对他来说是很特别的节日,20年后的中秋拆开信封看到儿时的想法该有多惊喜。”张艳艳也写了一封信一起封存起来,“提笔的时候感慨万千,太多话想对未来的孩子说,不知不觉写了两个小时,我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心的人。”
市民邓瑞萍也带着双胞胎儿子来到市档案馆参加活动,她告诉记者,两个孩子今年7岁,哥哥写了“相信自己”,弟弟写了“永不放弃”。“我开始觉得怎么写这么少,后来仔细一想心里很感动,希望他们加油做到。”邓瑞萍认为,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节日非常有意义。
一家人做灯笼感受传统过节氛围
记忆里的中秋节,总会有一个个可爱的小灯笼,它映着童年的笑脸,让人感觉温馨。市民彭女士为了让女儿感受到中秋节的传统过节氛围,特地从网上买了一大堆做灯笼的材料。一大早,他们一家人便坐在桌子前开始做灯笼。
彭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认识中国的灯笼,她特地选了四种不同的款式——— 方形手提传统宫灯、筒形灯、圆形红灯笼、吉祥鱼灯,“晚上我们会把灯笼挂起来,喜庆又有氛围。”
惠州最美赏月地在哪里?家住市区江北的市民苗枫一家早就选好了 “地盘”。“前段时间网上不是有很多攻略么,我们看了一下,最后投票决定晚饭后去市区东江公园赏月。”苗枫告诉记者,在江边吹着风,看着冉冉升起的明月和水中倒映的灯光,别有一种意境。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