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园洲镇党委书记熊满池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园洲镇党委书记熊满池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今年起,惠州市将推进建制镇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工作,为全市建制镇发展提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而园洲镇成为了全市唯一的建制镇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
近年来,园洲镇紧紧围绕“五年再造一个新园洲”的目标,大力实施“以城镇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建设”的发展战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也开始面临扩容提质、产业转型、技术更新、环境改善等压力,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城镇服务能力,成为了园洲开展试点工作的关键。
“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园洲镇党委书记熊满池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园洲将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型,坚持不懈惠民生促和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探路,坚持以人为本,再次书写镇域创新改革新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徐乐乐
新型城镇化
南方日报:今年,园洲镇被纳入建制镇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目的是为全市建制镇发展提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园洲进行该项试点都有哪些优势条件?
熊满池:通过严格的选拔,全市唯一的建制镇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最终“花落”园洲,这来之不易,也充分说明园洲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具体说来,园洲具备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环境资源、人力资源、政务氛围、干部作风、大项目推动、公共设施和服务等八大优势。
比如在地理位置上,园洲区位独特,距香港、东莞、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均不到70公里,车程在1小时以内,易接纳他们的发展辐射。在产业发展上,园洲产业基础好,规模大,目前全镇企业有2700多家,个体工商户有3400多户,尤其是服装特色产业很发达,是“广东省制衣技术创新专业镇”和“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招商引资上,例如安华跨境电子商务、嘉园仓储、欣旺达新能源,以及正在谈的时尚创意产业城等十几个大型项目,可以说今年是园洲历年来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最好的一年。
在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上,园洲在政务、就业、水利、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都可圈可点。我们希望,园洲不仅经济产业发达,同时也是一个能留得住人才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生活。所以现在我们文化长廊、文化中心、四大公园、社会组织服务都在大力推进当中。除此之外,园洲的人居环境、政务氛围、干部素质等优势都十分突出。
南方日报:园洲建制镇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工作将如何开展?
熊满池:园洲作为建制镇新型城镇化试点,要努力实现“物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着重提升硬环境和软环境。在硬环境方面,园洲首先还是要抓交通,交通是城市的血管,血管通,这个城市各方面才能通。一个是我们要打通龙江东江大桥,计划2016年建成通车;第二个是通向罗浮山的东坡大道,我们现在已经把规划上报县常委会,等批准了就可以开展建设。这些桥梁、道路打通之后,园洲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此外,还将大力推进镇中心广场、文化长廊、公园、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如我们正在建设的四大公园,届时,园洲的整个城市发展环境将得到极大提升。
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园洲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改革成果惠及于民,围绕“人的市民化”进行户籍、教育、就业等各种政策的全面配套改革,使外来人口和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工作和生活,享受与城镇人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具体说来,园洲将重点围绕探索建制镇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建制镇投融资体制、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服装产业
南方日报: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模式等,谈谈园洲服装产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布局谋变?
熊满池:电商也是服装产业发展的方向,它不仅是一种商业运营模式,也是涉及信息、科技、物流的大产业,不仅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也能极大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园洲在电商发展布局上已有不少举措。其中,园洲与省科技厅合作,打造“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项目”,主要为镇内中小微企业构建一个综合的、依托于最新IT技术的线上网络平台。目前该平台已正式上线开放。
接下来,省服协将把部分项目从广州带来园洲,尤其是将市场交易和产品的订货、设计搬到园洲,也就是在园洲设立一个电商总部。此外,园洲刚刚跟澳大利亚嘉明物流公司签署了一个跨境电商项目,项目占地面积是1920亩。通过电商平台,以及企业“触网触电”,“园洲制造”将走向世界各地。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对于园洲服装产业来说,如何通过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熊满池:通过20多年的扩张式、粗放式发展,园洲服装产业当前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目前,园洲不少企业存在技术创新不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以及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
接下来,园洲将大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引进高端服装企业、时尚产业,实现产业集群,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完善高端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加强行业管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拓展新兴市场,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将引导企业技改,扶持上南制衣研发中心建设,引入国内一流的服装设计机构和设计师参加本土设计研发平台的建设。如过去有一些印花厂、漂染厂给我们带来环境压力,现在有企业已经从德国引进“空气印染”技术,空气印染不需要水,环保、节约、效益高。
此外,园洲正在积极规划建设集研发、设计、展示、生产、销售、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服装时尚创意产业城,并将其打造成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示范点、城镇化建设示范点、节约集约用地示范点。
改革发展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园洲镇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方面有哪些实践?
熊满池:基层法制化体现于基层民主化。政府在做决策时,要扩大群众的参与权,同时加强对政府管理的监督权。如果民众不满意政府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因为信息不公开、不对称造成的。讨论、决策信息不公开,民众就容易产生误解。比如村务决策和管理,村两委会首先要进行讨论,讨论完以后要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真正落实好基层的民主决策制度。
当前,不少群众“信访不信法”也是这个原因。我认为,首先要切实落实好行政信息群众联系制度,其次要对群众诉求及时回应。另外,要及早发现问题,如果是干部做得不对就要及时追责,纠正干部的行为,跟群众讲法治、谈道理。园洲有两个很好的平台,一个是政务网络平台,一个是园洲社区网。前者加强政务信息互通互联,后者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监督政府的平台。此外,园洲还通过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普法教育,每个村配备“法制副主任”等各类举措,提高基层法治化水平。
南方日报:改革成果归根到底要惠及民生。园洲镇在接下来的改革发展和城镇化试点工作中,如何提升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熊满池:按照民生优先、共建共享、城乡一体的原则,园洲的改革发展必须从群众最关注的基本需求出发。接下来,园洲将下大力气做好“抓发展、调结构”、“抓基础、保民生”、“抓管理、保利民”、“抓法治、保惠民”等四项工作。着重推动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环境等上新台阶,如今年计划投入550万元在人口集中地段建设垃圾收集点以及购置环卫配套设施;推动东江广雅学校、惠博医院落成,缓解当前教育、卫生资源缺乏现状;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功能为抓手,推进镇街网上办事服务站建设,加强各部门业务系统与网上办事大厅平台的对接,提高机关为民服务质效。
摘自 南方日报2015年8月11日 园洲有两个很好的平台,一个是政务网络平台,一个是园洲社区网。
前者加强政务信息互通互联,后者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监督政府的平台。此外,园洲还通过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普法教育,每个村配备“法制副主任”等各类举措,提高基层法治化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