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寺建于明朝中期,比苏轼登岸时间还晚!应该不是。
顶了﹉
有首诗《花光寺送使者书壁》是宋代诗人舒邦佐的作品之一。
内容 :
白沙翠竹钓鱼矶,
家住江南未得归。
最恨花光山下路,
数声杜宇背人飞。
里面的“白沙”是不是现在的石湾白沙?花光寺在白沙附近?
有记载 : 古时罗浮山对外陆路交通不便,据《罗浮山志》记载,历代从省城到罗浮山朝拜和游览的香客、游客,都是取水道乘舟于石湾尾折入西沙河,上溯铁场潭或泊头登岸,再雇乘舆马经梅花村明月寺所在处上罗浮山。
老苏会不会是在泊头登岸,返程时在铁场上船?
子善 发表于 2014-9-24 22:01
码头门楼旁边一间造型奇怪的建筑
这么西式的设计估计是民国时候的吧。
至于什么用途,暂时没有相关资料。 ...
不是民国,是解放后
电车男 发表于 2014-9-25 02:17
有首诗《花光寺送使者书壁》是宋代诗人舒邦佐的作品之一。
内容 :
白沙翠竹钓鱼矶,
白沙翠竹,应该是指白的沙,翠的竹。
电车男 发表于 2014-9-25 02:28
有记载 : 古时罗浮山对外陆路交通不便,据《罗浮山志》记载,历代从省城到罗浮山朝拜和游览的香客、游客, ...
梅花村是指哪里啊?
子善 发表于 2014-9-25 08:23
梅花村是指哪里啊?
梅花村是石湾镇铁场村的旧称,铁场明月,因掘地得“明月戒坛”石刻而取名,建于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僧守容建。明洪武末归并延庆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1978年被列入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电车男 发表于 2014-9-25 02:28
有记载 : 古时罗浮山对外陆路交通不便,据《罗浮山志》记载,历代从省城到罗浮山朝拜和游览的香客、游客, ...
如果能证明,花光寺就是现在的明月寺,就能说明回程住的地点了。
需要再研究理清。
苏先生也上岸了。
用心写好贴,点赞!
好贴很用心做的
子善 发表于 2014-9-25 09:07
如果能证明,花光寺就是现在的明月寺,就能说明回程住的地点了。
我估计这个花光寺应该是花手寺,来源可能是笔误。
明月寺、延庆寺、龙华寺、宝积寺、资福寺、香积寺、大慈寺、华岩寺、花手寺、东林寺、护圆寺、法云寺、太平寺、拨云寺、佛迹寺、南楼寺、延祥寺、华首寺。罗浮山十八寺只有花手寺,并无花光寺。
由华首台登飞云顶,经锦屏峰至杜鹃峰,峰多杜鹃,有长丈余,大合抱者。台南洞口往西约3公里为大洞(大坑 洞),旧有花手寺,寺西有绣花针大王祠,祀明永历虎贲将军王兴,俗称公王坛。自新溪坑至大洞25公里。其间峰岭纵横交错,贯以沙河上游水达泊头而注入东江,皆为玉鹅峰支脉。
子善 发表于 2014-9-25 09:07
如果能证明,花光寺就是现在的明月寺,就能说明回程住的地点了。
花光寺 会不会是现在的华首寺(华首台)?
如果是的话,那就很有可能还是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