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相公 发表于 2013-7-18 18:12

更为有趣的是,由于铁场村古称梅花村,因此有不少文人墨客认为苏东坡笔下的梅花村就在铁场。清代文人张隽有《过铁场潭访梅花村故址》诗:“福地泉源浚,香溪雪浪翻。气吞石湾市,潭照铁场村。酒肆千年在,梅花几树存?美人不可见,惆怅月黄昏。”
  有着“罗浮初地”、“梅花故地”美誉的铁场村,使得明月寺在古时成为罗浮道士僧人迎送名人骚客的礼宾口站。明月寺也因此屡屡出现在历代名人的诗篇当中。
  自古以来,罗浮山梅花村一直是罗浮山一道重要的风景名胜,但凡造访罗浮者,几乎对梅花村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据史料记载,与其他地方的古代梅花名胜不同的是,罗浮山梅花村之所以成名,并非该村大量种植梅花,而是起源于文学创作———柳宗元 《龙城录》里的“赵师雄醉憩梅花下”。继而苏东坡吟出“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千古名句,罗浮山梅花村就开始名气大盛,被古代梅花艺文作品无数次引用。
  然而,罗浮山梅花村具体在哪,千百年来却一直没有定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程杰先生综合元明清历代方志和文人罗浮游记题咏后认为,随着惠州地区社会发展尤其是罗浮山旅游资源、交通条件的开发,人们进出罗浮山和登山路线的不断变化,因此梅花村遗址也在不断地与时迁移。
  因此,有着“梅花故地”古誉的铁场村,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梅花村遗址。遗憾的是,今天的铁场村已难见梅树,无疑是浪费了这份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张天顶. 发表于 2013-7-18 18:22

没保护好文物古迹,搞到后人对此都唔清唔楚。

西门相公 发表于 2013-7-18 18:37

张天顶. 发表于 2013-7-18 18:22
没保护好文物古迹,搞到后人对此都唔清唔楚。

源头的古树和炮楼就靠顶爷去保护了。

bb168 发表于 2013-7-18 20:46

西门相公 发表于 2013-7-18 00:31
大家参详下。

义合岗头岭以前有个渡头,八十以上的老人对此证实

东方之子 发表于 2013-7-18 21:16

圆照堂呢。。。。

张天顶. 发表于 2013-7-18 22:36

东方之子 发表于 2013-7-18 21:16
圆照堂呢。。。。

听讲旧址毁于几十年前的源头圩的扩建。

张天顶. 发表于 2013-7-18 22:38

西门相公 发表于 2013-7-18 18:37
源头的古树和炮楼就靠顶爷去保护了。

古树有政府保护,不怕。炮楼就只剩一点点了。

张天顶. 发表于 2013-7-19 12:07

最有力的证据可能埋在地下,看哪天搞什么工程顺便把它挖出来。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苏东坡哪里上岸游罗浮,这里有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