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医博罗公益服务队志愿者董四军随时随地义务行医
退休后,您会做什么?或许许多老人家会选择在家带孙子,共享天伦之乐。而我县一位63岁的老军医董四军,则选择当一名志愿者。平时,他总是随身挎着一个几十年不离身的急救包,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他就出手相救。
记者手记:也许你曾在县城大街小巷见到过他,两鬓斑白,身着红色志愿者服,为居民义务把脉问诊、向人们讲解献血的好处;也许你也曾听过他的事迹,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博罗分队队长、只身赴四川地震灾区服务群众……他,便是董四军。
上午9点30分,当市中心血站的捐血车来到县城的无偿献血现场时,董医生早已在等候。车子一停,董四军就熟练地打开捐血车的行李柜,开始搬桌子、椅子布置现场。随后,董四军拿出一叠宣传单向路人派发。
不论行人是接受还是拒绝宣传单,董医生始终都面带微笑。不少年轻人在他的感染下,都参与到了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中来。据董医生回忆,他最后一次献血是在59岁,当时他献血的次数已经超过了百次。由于现在年纪偏大,他已经不适合再献血,因此,他一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将这份精神好好传递。身处现场的记者也被其感动,体验了一次无偿献血。
采访中,记者发现董医生的腰间总是挎着一个陈旧的挎包,他告诉记者,这个是他的急救包,已经跟随他救助了许许多多的人。
2008年,董医生退休前还在四川一所部队医院做医生,当时“5·12”汶川地震,董医生曾带着几个学生到灾区一线抗震救灾。2010年,董医生退休后回到博罗生活,今年4月四川雅安突发地震,董医生依然义无返顾地只身赴震区义诊,在震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义务诊治了5000余人。他的事迹被许多媒体所赞誉。
董医生虽然行医一辈子,但他并不富裕,他在县城居住的房子不到三十平米,非常地简单朴素。在董医生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只有他简陋的书柜里摆满的精致医书,还有挂在墙上的志愿者胸牌。董医生总以自己的行动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阐释了他救死扶伤的天职,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志愿者这条道路上的坚持,平凡而伟大!
赞! {:soso_e179:} 在市中心血站认识过这位志愿者。 {:soso_e179:}太赞了... 董医生真棒!!
页:
[1]